
各位,烏托邦是可行的
因為誰都不可能真的從這裡偷跑:霍格威是一間療養院。不過這間療養院不會拘束病患,沒有昏暗狹長的走廊和緊閉的門扉。它以社區的形式成立於二○一○年,占地一萬五千三百平方公尺,設有商店、咖啡廳、餐廳和一間理髮廳,裡頭主打的是早已香消玉殞的好萊屋傳奇巨星的髮型。說起背後緣由,或許是因為其客戶都是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中認識這名巨星。阿茲海默症病患最後遺忘的,是最早遠的記憶。
在一年的時間內,十七名海外記者踏破鐵鞋尋覓烏托邦的蹤跡,舉凡丹麥境內宣稱自治的克里斯欽自由城、賦予失智病友尊嚴的荷蘭阿茲海默村、西班牙卡拉弗無政府主義區、因實施基本收入制度而生活環境轉好的非洲小村,或自給自足、並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紐西蘭家庭,都有他們的足跡。他們懂得從情愛、良善出發,透過自主與創意,達到海闊天空、生生不息的境界,也造就另類生活的典範。
書名:二十一世紀的烏托邦――17個實踐美好生活型態的新選擇
作者:馬克•恩格哈德(Marc Engelhardt)
譯者:張筠青
出版社:健行文化
上市日期:2015/6/1
延伸閱讀:
《沙漏下的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