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之能興能塌 絕然的幸福不存在
11 篇短篇小說集,「愛有千萬身」,有愛情的諸多變貌,是預知分手紀事,
是愛欲糾葛陷於人性無可脫逃,也是同性情慾由著眼波流蕩開來……
此書其餘諸篇,都屬於不同時空不同住所的產物。在一個愛不進去的城市,我住了十六七年之久,始於香港回歸那一年,時至今日港人佔中,也搬了快十次家,光是婚後就搬了四次家(預期明後年還會再搬一次),彷彿身後有追兵;不然,就是潛意識裡要橫看側看,把吉隆坡的好努力看出來?也許,還可以歸咎於生性怕熱又惹蚊,偏又不肯屈服於冷氣的淫威之下,枕邊人聼怕了我的牢騷,一次次開車兜斑苔谷一帶尋找熱帶清涼境。是的,當初最好的日子已經遠矣。那時,與父母、哥哥四人蝸居檳榔嶼戰前老房子的小後房,打著兩把小風扇便可以度日。
如今我住過的戰前房子彷彿變成童話糖果屋,說了,連枕邊人也不相信。我屢次說,不是過去三十年來地球溫度升高了,而是如今的建築商用著劣質建材給我們造悶熱的「火宅」,並且預設我們將鑽牆裝冷氣。大概,祇有四季國如日韓能讓我稍微安分一點(卻也在韓不得已搬了兩次),除卻夏季,其他月份我安然自適。也許,到韓國,或到每一個地方或長或短居留,都祇是人生的暖身操,誰清楚將來會如何呢?我是在適應大限,還是準備移民?祇要人身還在,不論到了哪裡,可以預期的是:勢必先安了電腦,趕緊「試筆」寫點東西。常常,祇有寫出了第一篇東西,我才對新住所稍微有點信任。換風水學的説法,文昌位算是找到了。
如今,身後追趕我的來敵恐怕已經越來越分明了,是時間,那人人的公敵。變動不居的人生還有夙願可言的話,那就是遠在開始提筆嘗試寫小説之前,便想著,其中一本小説集該以愛情為素材,把愛情當作一頭生物,細細觀察牠的生死、成長、轉折,連皮膚上的細紋都寫出來,那最好。曾想過以「愛有千萬身」命名,那已經是七八年前的舊事了;如今,未能想到更好的書名,且名之為《幸福樓》,但願沒給人標榜幸福之嫌。本來,絕然的幸福就不存在,樓之能起能興能塌,已經是中年人看過的風景。我很早就不相信「五十年不變」。
書名:幸福樓
作者:陳志鴻
出版社:印刻文學
上市日期:2015/6/23
延伸閱讀:
- 《你給的幸福,我比誰都懂》
- 《幸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