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出發,擔起我們這一代的時代責任,為香港前途戰鬥到底。
在後政改時代,我城到底何去何從?
1980年代的「民主回歸論」,設想中國大陸在經濟改革後,會逐步走上民主之路;同時寄希望於港陸之間的良性互動,會為香港帶來更大的民主空間 —— 這是香港前途的「第一種想像」。
2012年以來,「獨立建國論」興起,從城邦建國、到民主獨立,都設想了中共政權即將崩潰,令香港可以擺脫北京控制,自決政治未來 —— 這是香港前途的「第二種想像」。2015年,當「第一種想像」被8.31人大決定壓垮了、而「第二種想像」仿似是政治預言之時,結合了威權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天朝宗主,已經全面壓境席捲我城 —— 我城已處於存亡之秋,難道我們仍然只能囿於這兩種想像,坐看我城崩塌?
本書集合了二十多位來自學術界和政界的年輕朋友,提出在後政改時代,香港人應該以「革新保港,民主自治」為綱領,建構「民主回歸論」和「獨立建國論」之外,香港前途的「第三種想像」。
本書的寫作背景,要從2010年說起。當年,我初出茅廬,首次參與政改,代表溫和泛民智庫「新力量網絡」,參與「終極普選聯盟」的工作,與一眾泛民學者共事——包括陳健民、馬嶽、葉健民、蔡子強等等。昔日我只能透過文章接觸這些明星學者,到有機會跟他們一起工作,教我這個小伙子興奮不已。過程之中,我跟在這些前輩後面,參與草擬及推動「超級區議員方案」。我不知道當時泛民議員的政治盤算是什麼,但我相信一班學術界前輩投身其中,只是本著讀書人「經世致用」的精神,所以不惜頂著四方八面的壓力,也希望為香港找一條出路。
書名:香港革新論: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續自治。為香港前途而戰。
作者:方志恒
出版社:漫遊者/大雁文化事業
上市日期:2015/7/28
延伸閱讀:
- 《我們香港這些年》
- 《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