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讓人們想起了童年

將螢火蟲裝在瓶子裡,在黑夜中遊走;
把螢火蟲放在雞蛋殼裡,將蛋殼照得透亮;
把毛豆殼掏空,將螢火蟲縫在裡面,做成一盞螢火蟲豆燈……
諸如此類,螢火蟲給人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樂趣。

有時,想到童年,就會想到螢火蟲,想到暗夜中的微光。
傅新華,中國研究螢火蟲第一人,
發現並命名了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
娓娓道來自己十三年來如何與螢火蟲邂逅、
為之傾心、終而埋頭研究,並致力於保護的心路歷程

「這些年來,最開心的莫過於發現新的螢火蟲物種;最震撼的是一次我竟發現了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空中明滅;最鬱悶的是經常會碰到的尋螢而未果;最害怕的是尋找螢火蟲途中碰到毒蛇;最倒楣的是,尋螢過程中掉進糞坑和魚塘……有時候,我就像一隻螢火蟲,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螢火蟲的一次夜間求偶,看到前方的一絲光亮,就滿懷希望飛過去,但經常會遇到昏黃的路燈、刺眼的車燈、漂浮的發著光的火車、 路邊野貓的通亮的眼睛,當然,我也會遇到提著小桔燈的小女孩,尋螢過程凶險、失望、美好相互絞纏,有悲也有喜。」

台灣生態教父、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名譽教授楊平世專文推薦:

「傅新華深入中國各地,包括四川峨眉山、雲南西雙版納、浙江的天目山,以及大別山,海南島…等等諸多地方進行螢火蟲田野調查,也把他們夫妻走遍這些地方的感想作了忠實的記錄;所以,在《尋找螢火蟲》這本書中,有人文情懷,也記錄下當地螢火蟲的種類;而除了形態及生態習性的描述之外,書中還配上漂亮的彩色圖片,是一本讓人翻閱之後會覺得十分開心的好書。」

沒有螢火蟲的夏天不值得喜悅,沒有螢火蟲的城市不值得懷念。

螢火蟲是人類丟失的另一個自己,

是人們害羞、敏感、深裹在黑暗之中的小小靈魂。

城市的夜裡,只能看到燈火閃耀的百萬夜景,那一閃一閃的微光漸漸熄滅了。

那喚起我們內心溫柔的光,一閃一閃的微光,我們還找得到嗎?

書名:
尋找螢火蟲

作者:傅新華
出版社:本事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上市日期:2015/9/8

延伸閱讀:

  1. 開門撞見大自然
  2. 蜥蜴也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態趣好好玩(臺灣.美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