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產階級會反叛?代議政治會衰敗?

■民主仍然是一種普世價值嗎?

民主曾被認為是普世價值,但今日的世界,核心的民主大國經濟普遍缺乏成長,行政缺乏效力,新興民主國家軍方勢力抬頭,人民也不再認為民主是一種好的選擇;反之,中國以自身的經驗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一肩扛起世界經濟復甦的責任, 中國的體制,讓許多新興國家眼前為之一亮,被視為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面對世界的變局,民主是否仍然還是一帖萬靈丹?

又或者,如果民主仍是一種普世價值,那麼民主只有一種方式嗎?

■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70%的新加坡選民2015年大選時再度選擇了一黨專政的人民行動黨,因為他們害怕國家經濟會因政治更加民主而崩壞。

•當美國在對各國的民主進度指指點點時,他們連在國會通過預算都做不到,美國人民對體制不滿的人數日趨上漲。

•中國的成長穩定了金融海嘯之後的全球經濟,不經任何政治改革就能引領高成長,「中國模式」成為許多國家紛紛仿效的對象。

•泰國拋棄專制轉向民主後,原本支持民主的中產階級竟然回頭擁抱專制,此後政變不斷,國家經濟整體停滯不前。

•1989年的阿拉伯之春,曾被認為是民主的勝利,但結果卻使得中東政局不停輪替,結果是帶向混亂。

■我們是否還需要民主,或需要什麼樣的民主?

從200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新一波民主退潮,是全球性的,範圍之大、影響之廣,超越想像。

以美國為唯一強權主導的西方民主體系開始衰退,被視為是民主中堅的中產階級轉而不再支持民主,甚至開始背叛民主,民主與經濟成長是否真的互相關聯,則已成為眾人的問號。

被認為是民主推手的互聯網成了民主的兩面刃,結果是讓民主制度進入在經濟、教育、社會上都尚未準備好的國家,讓民主更快退潮,讓這些在民主發展中國家的男男女女付出慘痛的代價。

更不用說當新興國家的主權與利益被成熟民主國家以民主與人權為由被侵害的時候,執政者與人民都不可能覺得必須站在民主的一方。

如果民主仍然是我們長期最好的選擇,那麼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民主?

書名:民主在退潮: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
作者:喬舒亞•科藍茲克(Joshua Kurlantzick)
譯者:湯錦台
出版社:如果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上市日期: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