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墓十室九空,且看「摸金校尉」大顯神通!
文/犢玫瑰
「摸金校尉」都要帶「摸金符」,它就相當於一個工作證,還在某種意義上,它還代表著「運氣」,一旦掛在頸項上就必須永不摘下,因為一旦摘下來,也就暗示著「運氣」的中斷,再戴上去的話,就得不到祖師爺的保佑了,只有在決定結束職業生涯的時候,才會選擇「摘符」,也就相當於綠林道上的「金盆洗手」。
今年可以說是「盜墓」話題最火熱的一年了,早前推出的網路季播劇《盜墓筆記》的播放(根據南派三叔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中國大陸劇集),一度讓點擊率、話題數衝上新高,日前上檔的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更是來勢洶洶!(根據天下霸唱盜墓小說《鬼吹燈》後四部改編而成)而在這一波話題風潮下,鬼吹燈系列也將推出網路季播劇,可說是高潮迭起,一波接著一波……
正因影視改編的情勢大好,讓「盜墓」題材的作品,能夠跨出小說圈,一路延伸到電視、電影、舞台劇等多個文化種類,營造出一個作品、百花齊放的境界,當真是不容易!而你可千萬別以為這些冒險小說和我們毫無相關,因為最近考古界有一大新聞便是和此有關:中國大陸江西南昌近期發現一漢朝古墓,這起發現在學界引起廣大討論,而這股虛構小說和現實世界遙相呼應的默契,若要說是機緣巧合那也真是奇了!
伴隨著「海昏侯墓」的考古發現,從墓穴中出土的文物數量不僅更勝馬王堆,裡頭起出的「馬蹄金、韘形佩、博山爐、連枝燈、銅壺……」各式各樣稀世奇珍、珠寶古玩更是價值連城;當中光是「金餅」就足足有100多枚,而墓主人的高貴身分,更是讓人期待能從棺木中一睹傳說中的「金縷玉衣」(漢朝貴族用於入殮的殮服多用玉片製成,再用金絲編綴而成),由此可見,一本虛構的冒險小說將盜墓和現實產生連結,更吸引民眾進一步去研究理解關於過去的歷史和文化,聽起來是多麼地令人熱血沸騰,的確應該好好花個時間讀上一遍、認真研究一番才是!
延伸閱讀:
《鬼吹燈 :盜墓者的經歷(卷一)精絕古城》,立刻前往試讀►►►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