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 閱讀日】獨立書店,讀力選書──永樂座:請他們讀讀開一家書店的辛酸與啟發
文/石芳瑜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居民,會在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互贈書本與玫瑰;臺灣的六家獨立書店店長,也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準備了書單。他/她們為誰選了哪些書?為了什麼原因選那些書?倘若有另一個人看見他/她們的書單,認得出來這是誰選的嗎?以下就是他/她們選的書,以及某些拿到書單的人,對於選書人身分的猜測……
永樂座選書
給情人: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給朋友: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
給孩子:賈德‧戴蒙,《第三種猩猩》;多麗斯‧萊辛,《第五個孩子》
給未曾謀面但聊得很開心的網友:王定國,《那麼熱,那麼冷》
給已經很久沒聯絡的朋友:妮可‧克勞斯,《愛的歷史》
給店裡的熟客人(或奧客):石芳瑜,《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
給總統(哪一個都可以):《百年追求》
這些書,在不同的時光裡都曾經帶給我感動,或許曾經和情人一起看的電影,理解不同的愛情觀,輕與重、靈與肉。或是回憶起自己的成長過程,關於台北、關於西門町和中華商場。給孩子的書,我希望他們可以更加理解自己和與自己不同的人。至於沒有見過面的網友,我希望王定國的書可以測試我們敏感度。至於《愛的歷史》實在是太迷人了。給客人的書?那我想請他們讀讀開一家書店的辛酸與啟發。給總統?要了解台灣了解民主奮鬥的過程,怎能不讀《百年追求》?
看書猜人
我覺得這份書單是永樂座的石芳瑜提供的。(答對了!)
依據第 8 題給店裡的熟客人(或奧客)的書單是《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來推測,一本寫著關於自己開書店歷程的書,是最適合介紹給來到永樂座的客人們了!無論好客或奧客,都更有助於對方了解這間他們愛或者不愛的書店,從誕生到經營上的種種心路轉折,讓喜歡永樂座書店的客人更喜歡永樂座,也能讓不喜歡者因了解而改觀。
►►回顧 2015 閱讀日:【閱讀日常,整點報時】
延伸閱讀: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