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勝:「一站上打擊區,全場就只剩下我跟那顆球。」

林智勝:「一站上打擊區,全場就只剩下我跟那顆球。」

文/瞿欣怡

反正我從小愛衝撞,既然有自由球員制,就應該徹底落實

瞿欣怡:你為什麼堅持挑戰成為台灣第一個轉隊成功的自由球員?那很有可能會讓你被冷凍,你不害怕嗎?

林智勝:台灣棒球的制度要改變,我的一輩子都給了棒球,不應該因為害怕,就屈服於體制。反正我從小就愛衝撞,既然有自由球員制,就應該要徹底落實。

我們必須當帶頭改變的人,為現在的小選手創造更好的環境。如果我的犧牲可以改變台灣環境,我願意。不過事實證明,我並不會因為轉隊而被冷凍,我挑戰成功了,以後就可以有更多選手能夠成為真正的自由球員。

瞿欣怡:儘管如此,你在Lamigo也待了十二年,離開的心情很複雜吧?

林智勝:我遞交自由球員的申請書後,整個十二月都在桃園自主訓練,住在宿舍,跟余德龍、球團行政們每天都在房間喝酒聊天,慢慢地道別。

我很感謝球隊行政張大哥,從我進職棒就照顧我的生活起居,我也幫他簽了上萬顆球吧,哈哈。也很感謝球隊翻譯、練習生們,因為有球隊行政們的照顧,我們才能每天專注打球,追求進步。

要離開球隊很簡單,行李收好就行了,心情卻真的很複雜、不捨。我難過到要去美國做訓練,轉換心情。球隊的朋友們都叫我不要走,但是很多東西要離開後才看得到,意義也是要做了才能明白。

從失眠揮棒到快樂打球

站上打擊區後,我什麼聲音都聽不到,只看到向我飛來的這顆球

瞿欣怡:你以前開季都會為自己設定目標,把目標寫下來,貼在置物櫃裡自我提醒。例如2009年球季,你寫了:二十五支全壘打。九十分打點。三成二打擊率。」球季結束時,你超越目標。2015年一開季,你就宣示要奪下所有打擊獎項,球季結束,創下三三三記錄,打擊率三成八,全壘打三十一支,三十次盜壘,這次你有在置物櫃貼小紙條嗎?

林智勝:去年沒有寫。順其自然地做,成績自然打上來。球季結束時,打擊率是三成八,打點一百二十四分。雖然全壘打還是輸給高國輝,他打得太好了,我追不上不過真正讓我自己驚訝的是盜壘。盜壘可能會影響膝蓋,我只希望自我突破,直到二十盜時,才驚覺我有能力挑戰盜壘次數。從二十到三十之間是最困難的,身體開始疲勞,對手也知道你要盜壘,防得很緊。我現在很佩服盜壘王,一上壘,所有人都在注意他的動向,完全被針對。2015年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剛上場時覺得到處都怪怪的,可是一站上打擊區,腎上腺素上升,不舒服都消失了。應該歸功於開季前的調整,去日本受訓,又一直有體能教練洪雅琦老師協助,身體只有稍微發炎,防護員幫我處理就行,身體狀況都在掌握中。

瞿欣怡:2015年還有一些特別的記錄,5月16日是生涯一千安、7月10日是生涯八百打點、9月20日是兩百發全壘打、當天還單場三響砲,四天後又單場雙響砲,創中職間距最短的雙響砲。你上場時,有注意這些紀錄嗎?

林智勝:完全沒有,都是打出來的當下才知道。對我來說,第一分打點跟八百分打點,都是一個過程。雖然你說八百分打點目前只有泰山、恰恰,但是後面還有很多球員,很快會追上來。

兩百轟的時候也沒有多想,跟平常一樣盡力打,沒想到打了全壘打、全壘打、全壘打,打到第三轟正好是兩百零一轟,當下的感覺也就是打出全壘打而已。只能說狀況打起來了,投手正好投到我的揮棒軌跡(大笑)。

就像連續71場上壘(作者註:記錄目前仍在持續,0406已經連續71場上壘,破亞洲紀錄,原為鈴木一朗的69場。)你說很強嗎?如果可以連續一百二十場上壘,維持整季健康出賽又上壘,那才真的厲害,我想到都會怕喔!

不過這些都是開玩笑的話。我一站上打擊區,不論是國際賽、總冠軍賽,還是例行賽,我就什麼聲音都聽不到,全場只剩下我跟那顆球。以前上場會想我一定要打得很好,球隊才可以得勝。去年開始,我不怕輸,也不怕打不好,隊友也都成長了,我只要發揮該有的表現就好。當然還是會鑽牛角尖,只能盡量轉換得快一點,把每一年當成最後一年,珍惜在球場上的每一刻,這樣想就可以更專注比賽,而不是患得患失。

棒球不是一個人的比賽,也沒有唯一的英雄。不是打出全壘打的人最重要,製造得分機會的人也很重要。我只是得勝過程中的一步棋,還有八個打者,就算我沒有打全壘打,球隊還是可以贏球。

舉例來說,五比四,我們落後一分,打者努力上到一壘後,無人出局,換中心棒次上場。哪怕我沒有打出來,還有四、五、六棒啊,我用短打把打者送到二壘,只要後面的人有安打,就能追平,甚至逆轉,球隊就贏球了!

大家都願意犧牲自己成就球隊,這才是英雄。看一場比賽不能只看表象,戰術百分之百的執行,勝負落差就出來了。

瞿欣怡:2015年你不只創下三三三記錄,還是生涯第一次拿到年度MVP,很爽吧!

林智勝:哈哈哈!真的滿爽的!頒獎典禮時,他們還偷偷瞞著我,邀請洪雅琦老師來,我看到她都快哭了。她為了訓練我真的是「不擇手段」,常常故意罵我、激我,我從小聽過太多好聽話,真的很「欠罵」,她罵我弱,給我下馬威,我就更要證明自己!她帶給我很大的動力,告訴自己不能滿足現狀。

台灣隊長林智勝

我帶著自盡的心情上場打球,大不了就是死,沒在害怕啦!

瞿欣怡:十二強賽擔任台灣隊長,帶領球員們在高張力的國際賽求勝,你有什麼策略?

林智勝:我一開始就知道隊長肯定是我,高志綱不當了、投手(潘威倫)也不會當隊長,當然會輪到我。當隊長就是承擔,做我該做的。中華隊的球員幾乎都是職業球員,本身都做得很好,不需要特別帶領。我只要把自己做好,學弟看見就會跟著做。不用多說,說了就多了,不是嗎?

瞿欣怡:你在輸球後寫信給學弟,讓他們很感動。你為什麼有這麼溫暖的舉動?

林智勝:跟加拿大比賽後,聽到他們的總教練說很久沒打出這麼精采的比賽,我心裡很感動,想跟學弟們分享,鼓勵他們,所以才寫了這封信。

寫完信已經很晚,不想把大家吵醒,就一封一封塞在門縫下,我只想告訴他們:「能夠代表中華隊已經夠棒了,你們都是一時之選,不管表現好壞,我們一起贏球,一起輸球,我們是一個團隊,不管輸贏,都要把態度打出來。」

我也希望大家享受比賽。棒球是藝術,打擊、三振都是藝術,要許多條件連在一起,才能夠有一場好比賽。我希望學弟們都能夠好好享受一場比賽,不只是領先的時候開心,落後的時候也可以想要怎麼打,要怎麼逆轉。

本文摘自:《堅持求勝: 林智勝的棒球人生(增訂版)》。作者:林智勝/瞿欣怡;出版社:天下文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