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證實浪漫愛情的化學成分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rian Wolfe

科學證實:「墜入情網」不再只是抽象的浪漫話語?

文/ 馬克.亞伯拉罕斯

熱戀好比強迫症

愛情在演化上的結果相當重要,重要到必定有某種確立已久的生物過程在調節。近年來的研究認為,神經質和性行為、甚至強迫症,都很可能和血清素轉運子有關。戀愛初期階段的典型表現和強迫症有些相似之處,這促使我們想要探討,這兩種狀況也許有可能同樣受到血清素轉運子濃度變化所影響。──引自莫拉西提、羅西、卡薩諾以及阿基斯卡爾的報告

正式宣布:搞笑諾貝爾獎化學獎頒給比薩大學的多娜泰拉.莫拉西提、亞歷山大.羅西以及喬凡尼.卡薩諾,還有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哈加普.阿基斯卡爾。因為他們發現,從生物化學上來說,浪漫愛情可能和嚴重的強迫症沒什麼分別。

優秀的科學家做事都是一絲不苟,莫拉西提、羅西、卡薩諾和阿基斯卡爾博士便是如此。他們先是隆重地宣布了他們的興趣:「由於墜入情網是演化過程中,帶有明顯暗示的一種自然現象,因此我們有理由假設,這種現象是由一種完全確立的生物性過程在居中牽線。」接著他們公告了研究目的:「在這份報告裡,我們檢驗了血清素轉運子、戀愛狀態以及強迫症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預備動作有點違反常態,不過他們對於這個題目可是認真的。

但在我們開始認真之前,得先了解他們提到的化學物質「血清素」。血清素在調節各種行為,包括慾望、睡眠、興奮以及沮喪,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莫拉西提、羅西、卡薩諾和阿基斯卡爾博士把浪漫/痴戀/強迫症的整個泥淖,簡化成以下兩個簡單問題:

1. 人類的血液裡真的有浪漫因子嗎?
2. 這些因子和強迫症患者血液裡的物質相似嗎?

他們早已知道,痴戀和強迫症這個雙頭怪確實在血液裡竄著,這是測得出來的。也有科學家已經證實,強迫症患者血液裡的血清素含量,和沒有痴戀、沒有強迫症的人大不相同。

他們的研究很直接:既檢驗強迫症患者,也檢驗戀情打得火熱的人。他們拿這兩組實驗對象的血液,和穩定、平凡、沒有在戀愛、沒有在痴戀、沒有強迫症的男男女女的血液做比較,結果顯示:後者這些人的血液比較冷靜、放鬆且平淡。

他們決定每一組都檢視二十個人。找來二十個強迫症患者很容易,找到二十個單調乏味的人也很容易。但要找到二十個陷入愛河的人卻很棘手,因為「浪漫愛情」並沒有公認的科學定義。為了做研究,莫拉西提、羅西、卡薩諾和阿基斯卡爾博士,在出版的報告中提出了自己的定義:

「我們找了二十個剛剛墜入愛河的實驗對象(十七名女性和三名男性,平均年齡二十四歲),我們是透過廣告從醫學院的學生中招募到這些人的,挑選的標準如下:

1. 這段戀情是在過去半年內萌芽的
2. 這對戀人尚未有過性關係
3. 每天至少有四個小時在想念情人

血液測試的結果讓莫拉西提、羅西、卡薩諾和阿基斯卡爾博士看得目瞪口呆,這些結果清楚顯示:

「墜入愛河的受試者和患有強迫症的受試者,(血液中的血清素濃度)都顯著下降,這似乎顯示這兩種狀況在某個程度上是相似的⋯⋯這也就表示,戀愛確實會導致一種不正常的狀態─這可以從不同國家、不同年紀的人所用的各種說法得到證實,像是『瘋狂』墜入情網,或是得了『相思病』。」

莫拉西提博士和同事也研究了情侶們過了「小鹿亂撞時期」之後會怎麼樣。他們在做了第一次血液測試的一年後,訪談了這些人,並且採集了新的血液樣本。當中有六個人談戀愛的對象沒變,但已經不再沒日沒夜地想著對方了;這六個人的血液,和那些老夫老妻的血液一樣,都波瀾不興。科學再一次確認了古代詩人早就很瞭的事情。莫拉西提、羅西、卡薩諾和阿基斯卡爾,因為發掘了浪漫的化學成分以及化學成分的浪漫,榮獲二○○○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

本文介紹:
最有梗的桂冠:搞笑諾貝爾獎》。本書作者/馬克.亞伯拉罕斯;出版社/行路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笑的科學
  2. 不腦殘科學
  3. 哲學哲學雞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