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graphicstock

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大多來自刻板印象

文/瑪札琳.貝納基、安東尼.格林華德

一位父親和他兒子發生車禍,父親當場死亡,兒子被人匆忙送入醫院。手術室裡,外科醫師看到這名男孩說:「我不能給他動手術,他是我的兒子。」

這怎麼可能?(接著往下讀,你可能會找到答案,也可能得不出任何結論。)

如果你看到這裡的第一反應是困惑不解,那是因為在讀到「外科醫師」時你不由自主地與「男性」連結了。這種外科醫師=男性的聯想就是一種刻板印象。在這個例子中,這種刻板印象屬於第一種心智臭蟲。第二種心智臭蟲是判斷上的失誤,就是沒有或很久才意識到這位外科醫師是男孩的媽媽。

刻板印象(stereotype)這個詞於 18 世紀晚期收入英語詞彙中,用來形容印刷工人整版印刷的金屬模板。印刷範本使得大量複製相同版面成為可能。記者及政治新聞評論家華特.利普曼引申了 stereotype 的含義,於 1922 年賦予它「刻板印象」的含義。這一詞語自此用來形容人們腦海中對於某一特定人群的固化印象──往往不怎麼正面。利普曼說這種對某一群體的固化印象,會在我們遇到此一特定人群時自動從腦海中跳出來。

有這樣一些刻板印象:

  • 老年人都健忘。
  • 韓國人很害羞。
  • 亞洲人的數學很好。
  • 波士頓司機開車很猛。
  • 女人很有愛心。

這幾種刻板印象都體現了一個特定人群和某種特性的連結。我們可以用「=」顯示每種連結的本質,例如外科醫師=男性。運用「=」進行速記,這五種刻板印象可以表述為:老人=健忘韓國人=害羞亞洲人=數學好波士頓司機=開車猛女人=有愛心

任何一種刻板印象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為了更能領會這一點,我們需要在每一個描述前面自動在腦海中補充一個有些:有些老年人、有些韓國人、有些亞洲人、有些波士頓司機、有些女人。你如何能反駁「有些韓國人很害羞」這種描述呢?而且任何一種刻板印象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錯誤。人們有刻板印象的某一特定群體中,肯定也有與此不符的人。

負面居多的刻板印象

想像一下,如果你所屬的群體給大家留下的典型印象是有魅力慷慨誠實聰明值得信任,將這樣的刻板印象套用在你身上又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刻板印象並不都是那麼正面、積極的。為了測量正面評價與負面評價之間的平衡度,我們可以看一下 1933 年的實驗中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對十種人持有的刻板印象。舉兩個例子,對土耳其人和非裔美人,10 個經常用於評價他們的詞語無一例外都是負面的。對另外三個國家的人(義大利人、愛爾蘭人和中國人),10 種特質中的前 3 個也都是負面評價。

10 個評價中有 3 個負面評價看似不算太糟糕,這畢竟表明另外 7 個不是中性的就是正面的。但一個快速的心理測試可以說明,有 30% 的負面評價完全算不上是好事。

以你的朋友為例。前述 32 個形容詞中有 7 個完全貶義的形容詞:自負髒兮兮懶惰好爭論報復心強迷信不可靠。誰會願意用這個詞中的任何一個來形容自己的朋友?你可能會用其中的一兩個詞來形容你的一兩位朋友,但是,你願意用其中哪怕一個詞來形容你所有的朋友嗎?真是這樣,你恐怕要考慮換一批朋友了。

是的,的確有極少數的刻板印象幾乎全是正面的──如火箭科學家(注意,大家印象裡是男性)在大家的印象裡比其他人聰明得多;但絕大多數的刻板印象中至少存在少數人們不喜歡或不尊重的特質。在 2001 年的實驗中,即使是美國人評價最高的美國人,其群體特質中也存在一些負面評價。人們選擇最多的兩個不那麼正面的特質,就是利己主義唯物主義

每個人都在用

人類想避免運用刻板印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刻板印象構成了我們對老年人、女性、亞洲人和穆斯林等詞語潛在且主要的理解。這些潛在的、潛意識狀態下啟動的含義遠比字典中的字面定義要深遠。例如,任何英語詞典都不會將老定義為「遲緩」、「健忘」、「重聽」或「虛弱無力」。但這些詞都是與老相關的刻板印象。沒有可以用來給某類人群下定義的刻板印象,就像認識某個詞語卻不知道其含義一樣。

「誰被套用了刻板印象?」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沒那麼簡單,刻板印象不是均等分配的。在日本,人們對年輕人沒有太大成見,在美國卻恰恰相反。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會說屬於社會「默認」類型的人群,不用那麼擔心偏見的問題,因為別人對他們有偏見的可能性更小。

相反的,人們更容易對不屬於社會默認類型的人群持有成見──不光是別人,也包括他們自己。這是他們的一項劣勢。這個結論是最近在研究中得出的,也可能是最不厚道的切入點之一。對一群人的刻板印象很多時候都是這類人對自己抱有的成見,在這種情況下,刻板印象就變成自我實現或自我毀滅的預言。

自我實現的預言可能是有利的。對自身持有的刻板印象可能會引導非裔美人努力成為更好的田徑選手、籃球員及爵士音樂人。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使亞裔美人在學校更努力讀書,贏取獎學金,為自己未來從事科學、醫學及工程學的高收入職業奠定基礎。

但是,當這些刻板印象如大多數情況一樣屬於負面評價時,促使人們符合自己所屬群體刻板印象的力量可能會造成毀滅性後果:默認老年人刻板印象的老年人更有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默認女性刻板印象的女人在數學和科學學科的成績更有可能不甚理想;同樣,默認非裔美人刻板印象的非裔美人,學習成績不好的可能性更大。刻板印象造成的這種負面後果並不是只有火箭科學家才能理解。

※ 本文摘自《好人怎麼會幹壞事?》,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