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rhayata

少年蛻變的過程,需要的又何止是奇蹟而已。

文/曲辰

於二○○二年春天至二○○四年初春,伊坂幸太郎在雜誌《小說現代》上陸續發表了五篇短篇,二○○三年,〈孩子們〉入圍第五十六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二○○四年《孩子們》成書後隨即入圍第一三十一屆直木獎,二○○五年獲得第二屆書店大獎第五名。

對很多讀者而言,伊坂的得獎記錄只是證明了他們所鍾愛的確實是個好小說家,但是在一些讀者眼中,伊坂在推理獎項屢獲肯定,卻可能造成他們心頭更大的困擾:他真的算推理小說家嗎?他寫的真的是推理小說嗎?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惑,多半跟伊坂的小說中少有推理小說讀者習見的「謎團」有關,儘管伊有時也竭力製造出比較「正常」的謎團,例如在《奧杜邦的祈禱》中就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謀殺謎團,但是他並不採取正攻法讓整篇故事都圍繞著謎團進行,而是自顧自地描寫除了命案之外的其他元素。

「謎團」在伊坂的小說中,始終是個獨特的存在。身為一個推理小說家,伊坂所打造出的小說世界裡,那些披掛著密室、不在場證明的紅布條,大剌剌地宣告「這裡是謎團」的物事幾乎從未存在。

但是與其說伊坂不重視謎團,毋寧說他近乎本質地發現謎團的真正意涵並不是「真相被掩蓋了」,而是「真相以當事人無能理解的方式呈現著」。換言之,謎團並無本體可言,重點是觀察或參與其中的人以什麼樣的角度與位置進入,對於甲而言是困擾終身的謎團,乙卻可能覺得是種常識一樣的明瞭存在。

就好像在〈內在〉中,陣內以永瀨所不熟悉的方式出現、有著不尋常的舉動、聲音也有著微妙的差異,永瀨因此起了疑竇。但之所以會造成疑惑幾乎完全依存於永瀨失明的這個事實,如果永瀨看得到、或是優子在他旁邊代替他的眼睛,所有的謎團就毫無立足點了。

依循著這樣的觀點,伊坂將他的視線投注到極少推理小說家會關心的「少年問題」上,忽略煽情的少年重罪戲碼,伊坂在《孩子們》中只專心一意的著墨在少年「偏差行為」 ,讓我們看到孩子們為何會偏離常軌、進入灰色地帶。在追索的過程中,往往能發現,問題其實就只是「成長」這個關鍵點而已。

仔細想想,孩子如何逐漸成長為大人、大人又如何忽然背棄孩子,即使問經歷過的大人們或許也得不到答案吧,「成長」本身就是個更大的謎團。兩個族群間互相視彼此為最大的謎團,只是因為位置不同,對彼此毫不認識而產生的副作用。如果有個超乎常理的人為兩個似乎水火不容的族群搭起橋梁,那「謎團」將不復存在,而「問題」也絲毫無存了。
   
於是,伊坂創造了陣內這個角色。

從一般人的眼光看來,陣內這個人完全無視社會的存在,無禮、毫不在意他人、沒有常識、並且自以為是,面對外界的質疑常以強辯的形式回應,徹頭徹尾是個討人厭的傢伙。但就是這種超出社會的存在,讓陣內可以剝去世俗化的大人外衣,直指孩子們本心並理解他們。

原因就在於他並不是將孩子們視為「孩子們」,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孩子」。將少年們分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沒有一個少年會認為自己跟他人一樣,每個人的身世、心情、感受、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並不是在算數,這邊加一點出來的是二號非行少年 、那邊減一點會出來五號非行少年。這種草率的分類不只是不尊重少年輔導這件事情,更是不尊重少年本身。

陣內曾經說過:「上梁要是夠正,下梁哪會歪掉」,對於這句話,我並不會單純以為只是「家長是孩子的榜樣」這個句子的變形而已,重點在於,大人們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們。這並不是說孩子是大人的縮影或倒影,那是以大人為中心去做出的思考與詮釋,而是當大人完全不把孩子當一回事時,孩子又要如何把大人當一回事、並遵循大人所制訂的行為準則走呢?

如是推演下來,伊坂會讓陣內這個角色有著「天啟式」的直覺也就不令人意外了,因為只有保持最敏銳的感知能力,才能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或許因為陣內曾經是個被大人傷害的孩子,所以在長大成人與父親徹底切割之後,才能保持當年的那種心情,進而面對許多的孩子們。

無獨有偶的,這種排除了社會的眼光,以更為潛層的心智去理解世界的角色不只陣內一人。伊坂塑造了永瀨。能夠聽見「聲音的溫度」、在「如河川的人群中」捕捉到聲音,儘管出生就是個盲人,卻能比身邊的明眼人更快的理解事情的始末,永瀨就是這麼個自出場就帶著濃濃浪漫氣息的迷人角色。與身為本書串場主角的陣內相較,或許更像「偵探」一點。

只是作者賦予他的理性與敏銳儘管足夠應付日常的謎團,卻無能幫助自己調適旁人對待自己的獨特眼光,面對外在過多的關心與同情,只能默默的逼自己承受。唯有如陣內一般的人,才能用乾脆而平常的言語破除圍繞在永瀨心頭的迷障,繼續去面對明天的太陽。
   
陣內這樣的性格讓他無法成為優秀的成年人,卻能承擔與少年對話的龐大責任,常人會感到過度壓力的少年輔導工作從未造成他的困擾。就像陣內說的,少年輔導工作本來就是在製造奇蹟,而且往往是除了當事人之外誰都不在乎的小小奇蹟,可是只要有那麼一點微渺的希望,就有可能產生奇蹟。

而如陣內這樣的存在,對這個世界,又豈止是奇蹟而已。

mooInk繁體中文電子閱讀器

本文介紹:
孩子們(經典回歸紀念版)》。本書作者/伊坂幸太郎;譯者/杜信彰;出版社/獨步文化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
  2. 愛的成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