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Chris & Karen Highland

內向、害羞不會妨礙孩子發展與茁壯,父母的態度才會。

文/李育銘

大J在正式進入劍橋大學之後不久,就在劍橋的臉書(FB)看到「助理舞臺監督」的徵人啟事。當時的她,不瞭解這份工作,也不懂劇團是如何運作;只是對這個職稱感到興趣,就發了訊息給管理者,很快地收到獲得這個職位的回覆,讓她從開學的第一週就「陷入」舞台劇。這事件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這個看似平凡的舞臺劇幕後工作,竟然讓女兒找到除了讀書之外的興趣,還收穫了許多友誼。

做好時間規劃平衡課業與舞台劇

在上海就讀雙語中學開始,大J持續參加學校的音樂劇演出。當時學校老師把舞臺劇的元素帶進學校,在劇本裡加入很多的小角色,給了學生們很多嘗試的機會,同時還會提供不同的機會,讓學生親自體驗。剛開始時,大J參與表演與後臺的工作,後來隨著學校設備提升,還提供了燈光師的培訓。因此她在9年級、11年級就選擇了舞台劇的幕後工作,擔任舞台經理(Stage Manager),學習表演之外所有行政事務;雖然整場演出都看不到她,但大J認為自己負責重要的幕後工作,感覺很好。初知道她擔任舞台經理時,我只覺得這就是她的興趣和愛好,並未特別掛心。

進入劍橋後,劇團幾乎是在開學的第一週就演出了,而大J被安排在晚間十一點到十二點,最晚的一場,對於「睡眠至上」的她說,確實是個挑戰;幾乎每天結束劇團工作後回到宿舍,都已經凌晨1點多了,第二天早上還得上課。看到這樣的情形時,我心想她既不是英國人,課業又繁重,應該不會持續舞台劇的工作。

沒想到入學才半年左右,大J已經參與了多次舞台劇公演。後來在接受上海媒體訪談劍橋生活時,有人問她如何平衡好學習和舞臺劇的時間安排?她的回答是,每次都是做好事先的計畫,順其自然地讓它一步步發生。除了睡眠時間有點少之外,沒有產生其他影響,也因為是自己做出的選擇,所以理當學會克服和面對。

大J認為助理舞臺監督這個角色,就和日劇《交響情人夢》裡的指揮相似,每次演出的現場都可能發生不同的狀況,需要她去協調;舉例來說就如同在音樂會上,指揮讓小提琴進來的節奏,快1秒和慢1秒所呈現的效果是有差別的;而助理舞臺監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場演出的溝通和協調。

舞台劇最吸引她的是,總有機會讓她體驗不同的工作。譬如有一次有齣劇到劍橋公演,正好缺少一名燈光師,大J就被找去代打;從這次的經驗,她了解到原來燈光也有不少學問,不同種類的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放什麼顏色的濾鏡、選用大燈還是小燈、燈光的角度⋯⋯都得講究。

體驗不同工作挑戰

慢慢累積起舞台劇的經驗後,大J聽說有個劇團每年寒假例行前往歐洲巡演「莎士比亞」,大一課程還沒結束她就去申請擔任這部劇的巡演經理職務,雖然最終沒有順利拿下這個職務,當時負責審查的學姊認為她的經歷很適合擔任製片人,於是大J 聽從學姊的建議,透過一位製片人朋友的介紹,認識了舞台劇《Bull》的導演,又找到了一位聯合製片人,成立三人小組,正式邁出了第一步,開始製作舞台劇。但今年在本書最後改稿的階段,她又告訴我,經過了一年的等待與主動爭取,她終於申請到這個難得的機會,將在今年底隨著劍橋大學舞台劇組前往歐洲巡迴演出。 

《Bull》這齣劇的名字很有意思,直譯是公牛,整齣劇就是一個臆想,舞臺佈景只有一個,所有故事的線索和矛盾都發生在一間辦公室裡。擔任製片人的大J,開始像營運一家公司一樣,和聯合製片人分工合作,從與版權公司協商購買著作版權價格開始,根據演出規格與劇場溝通;為了籌備資金,得備齊劇情內容,團隊願景,前期宣傳,需要總資金⋯⋯等等做成規劃書,向校內某些學院的社團申請資金。

在這個過程中,大J碰到最大的困難無疑就是資金籌措。因為導演確定整齣劇時已經是第二學期末,敲定版權費時,學校已經放假,社團的負責人正在休假;雪上加霜的是,很多社團申請資金的截止日期已過,不是預算已經花完,就是把預算留給了暑假的劇團。面對這樣不利的場面,她毫不慌亂的先和導演商量如何節流,一邊想方設法尋求外部資源;請教認識的製片人,得知可能提供資助的社團名單,她根據這些資訊與社團負責人頻繁的以郵件溝通。但即便得到方法和管道了,在接洽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學生負責人變動,聯繫方式失效。大J回憶起當時,只要看到郵件退回就會感到沮喪,又失去了一個機會。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即使遇到挫折,她也從未放棄或畏縮。持續努力之後,終於有社團回覆,覺得這是齣有趣的舞台劇,願意提供一半的資金;這封信鼓舞了大J,馬上再接再勵發郵件給更多社團,尋求另一半資金的資助。最終讓她得到預算最豐厚的社團願意提供700英磅,讓資金籌措圓滿告一段落。雖然申請過程艱難,但因為她堅持努力和嘗試,終於讓這齣劇有機會與觀眾見面了。

全心投入首次擔任製作人

大J 在接受上海媒體訪問時,分享在劍橋製作舞台劇的心得提到,因為全心投入舞台劇的各個環節,讓她學習到用溝通的技巧去協調複雜的關係;當遇到困難時,會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努力尋找解決方式。原本「慢熱」的她,在舞台劇工作中,和其他工作人員因為同樣的目標長時間相處在一起,讓彼此的溝通變得自然,當遇到困難時,更能從身邊人的反應中感受到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也因而得到很多珍貴的友誼。而且,舞台劇和學校的學習是相反的。舞台劇能讓她有機會去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只關注在一點上;同時也需要靠經驗,經由不同的工作體驗去深入理解它的本質,最後從宏觀上把握和呈現它。

這樣難得的經驗,讓大J在學習及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獲得非常多且寶貴的經驗。比如看電視時,她看到節目裡的燈光效果時,會感到莫名興奮;多數人不會注意燈光師,但因為她親身經歷這份工作,培養出與別人不同的觀察角度,同樣是這種站在和別人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也是舞台劇教會她的。更難能可貴是,她在課業相當繁重的情況下,還投書劍橋大學學生獨立報紙⦆Varsity,為了宣傳《Bull》盡心盡力。

在英國土地上,一所以傳統而自豪的全球頂尖大學,一位黃皮膚女孩,隻身混跡在以白人為主的地盤裡,當起了舞台劇的製作人;她撰寫的文章能被刊登在劍橋大學學生報紙,成為劇院版頭條,意味著她的文章內容毫不遜色、文字功力亦被認可!雖然我看的吃力,但身為父親的我,仍然掩不住想跟大家分享心裡的喜悅。回想起大J 小時候,個性非常內向,不愛出風頭;總愛拿著一本書,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端坐在家裡的某個角落。但現在看起來,誰說要長袖善舞才能出人頭地呢?小時候的慢熱,並不意味著孩子只能一輩子躲在角落裡默默無名,反倒是父母的眼光與耐心、包容與鼓勵,能幫助孩子一步一步攀上高峰。

給孩子寬闊空間

從大J的這段劍橋經歷,也讓我想起,2016年應幾位家長邀請而策劃了一個藝術探索營,參加的孩子裡,有幾位比較活潑,也有幾位非常害羞與內向的孩子。當時我可以感覺到這幾位內向孩子的家長有些焦慮,似乎覺得跟其他孩子相比,自己的孩子總是默默的躲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別人發揮。一點都不出色!

我想說的是,內向和害羞一點都不妨礙孩子的發展與茁壯,因為優秀不是用成績和名次來衡量,也不是用她是否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來比較。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你只希望孩子贏在前面的100公尺?還是在人生黃金階段的25 ∼ 40歲,憑藉著他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積累的堅毅、樂觀、自信和團隊精神去賣力拚搏?大家再想想,為了孩子的漫長人生路,自己給孩子準備了什麼?是像打造全能型人才一樣的,希望他考試第一名,又要音樂、舞蹈、美術樣樣精通,週末沒有留一點空白?或者是動不動就在公眾場合責罵孩子,打擊孩子的信心,讓他抬不起頭來?

我的建議是給孩子寬闊的空間,但同時要知道父母的底線;教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願意為自己喜歡做的去付出,並且堅持到底。我想,孩子們能夠做好這幾點,即使沒有多大的成就,也會是一個正直、有目標,有想法的人!

mooInk繁體中文電子閱讀器

本文介紹:
做孩子的超級粉絲!用心不用力,傾聽是最好的教育》。本書作者/李育銘;出版社/四塊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發現孩子的亮點
  2. 帶你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