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thschild 家族與葡萄酒 ——不可不知的「五箭聯心」家徽
文/莊才勳;圖/各進口商提供
在二次世界結束後,原來被德軍佔領的Château Lafite,重回到Rothschild家族手中,並由James 的曾孫,即Gustave的孫子Baron Elie掌管,逐漸恢復元氣,回到過去風光時期,加上1945,1947 及1949出現的極好年份,加速了酒莊重建進度。
此外,酒莊也開始逐步擴張葡萄酒事業版圖。1962年,Château Lafite首先將附近的四級酒莊Duhart-Milon買下。
Duhart-Milon與Château Lafite其實有著深厚的淵源,早在18世紀時,當時的Lafite莊主鼓勵當地居民開墾Pauillac區的葡萄園,同時也看上當時Milon山丘採收到的高品質葡萄,於是把這裡生產的葡萄酒稱之為Lafite二軍酒。
1937年起,因為莊主家族的遺產處理問題,Duhart-Milon酒莊被陸續轉手多次,直到Lafite把酒莊買下,重新整頓後,這個酒莊的葡萄酒才重新受到肯定。
70 年代波爾多經歷了一段低潮,還好有Elie的姪子Eric 前來協助,年輕的Eric 有新思想及動力,Lafite酒莊也順利度過困境,開始有新面貌,並展開了進一步的擴張計劃。

擴展幅度 從跨區到跨國
1984年,Lafite把當時著名的Sauternes 酒莊Rieussec買下,把酒莊版圖擴大到波爾多其他次產區。
他們也看好智利葡萄酒未來的發展,在1988 年把智利Los Vascos酒莊買下,成為Lafite家族旗下第一個國外酒莊。
1990年,波爾多右岸著名的酒莊L’Évangile,因為莊主年事已高,無力經營酒莊,於是決定把它賣給Lafite,希望Lafite能夠好好照顧酒莊,維持酒莊好名聲。
1999年,Lafite莊主Eric 看上南法Languedoc 區的豐富歷史及優越葡萄生長環境,於是將有著千年歷史,一度被拿破崙管家持有的Domaine d’Aussières買下,進行大規模的葡萄園重種計畫,在2003年起以新風貌呈現,企圖改變人們對於Languedoc 區就是廉價葡萄酒產區的印象。
前進阿根廷與中國
也是在1999年,Lafite和阿根廷著名酒莊Catena Zapata 合作,共同成立Caro 酒莊。Catena 提供高品質的葡萄,Lafite則提供多年的釀酒經驗,這樣不但增加Catena 國際知名度,Lafite也將觸角伸展到新世界產區。
2008年,Lafite與中國中信華東集團(Citic East China)合資,一起在山東蓬萊設立酒莊,經過10年的摸索與研究,終於決定在2018年正式對外推出第一個年份。由於「Lafite拉菲」在中國知名度非常高,可說是政商名流中頂級葡萄酒的代名詞,使得Peng Lai蓬萊酒莊未上市就已先轟動。
雖然接手Lafite酒莊是James Rothschild的三個兒子:Alphonse、Gustave及Edmond,但Lafite酒莊後來經營幾乎掌控在Gustave這一支的子孫手上,例如Gustave的兒子Elie及孫子Eric等,而Edmond Rothschild除了持有酒莊股份外,並沒有實際介入Lafite酒莊經營。
祖孫同名 想法隨行
Edmond Rothschild的孫子,名字也叫Edmond,他對葡萄酒產業非常有興趣,在1973年買下波爾多兩個Cru Bourgeois 級的酒莊,一個位於Listrac-Médoc 的Château Clark,另一個是位於Moulis-en-Medoc 的Château Malmaison,之後成立Compagnie Vinicole Baron Edmond de Rothschild 公司。
Edmond 的兒子Benjamin接棒後,於1997年與南非首富Rupert 家族,在南非合資成立Rupert & Rothschild 酒莊。並在短短幾年之內,於幾個不同葡萄酒產國,陸續創立了幾家「強強聯合」的新酒莊。
Rupert 家族發跡於菸草事業,後來跨到精品領域,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精品集團,旗下有Cartier、Mont Blanc、IWC、Dunhill、Van Cleef & Arpels等數十個著名精品品牌。
1999年,Benjamin 在著名葡萄酒顧問Michel Rolland 的遊說下,到阿根廷Uco Valley 的Vista Flores 附近購買250公頃土地,並且在2004年與Laurent Dessault (擁有達梭航空集團,以及在波爾多的Dessault和Cheval Blanc 酒莊)合資成立Flechas de los Andes酒莊。
2003年,Benjamin購買了橫跨波爾多St. Emilion兩個衛星產區Puisseguin及Montagne 的酒莊Château des Lauret。
2009年,Benjamin 與西班牙Ribera del Duero知名酒莊Vega Sicilia 合作,在Rioja 設立Macán 酒莊。2012 年Benjamin又把紐西蘭的酒莊Rimapere買下,立足紐西蘭。
堂兄弟同心 合釀香檳
在2005 年時,Rothschild家族也推動成立了一個由家族成員首度合作的事業,Mouton 酒莊的經營者Baroness Philippine與兒子Philippe Sereys,與Lafite 酒莊的經營者Baron Eric,以及Edmond 酒莊創始者Edmond的兒子Baron Benjamin,合資成立Barons de Rothschild Champagne 香檳酒廠。
這個酒廠的酒瓶及標誌是Baroness Philippine 過世前設計的,目前酒莊生產5款香檳,Brut、Extra Brut、Blanc de Blanc、Rose 及Vintage 年份香檳。


從波爾多影響全世界
目前Rothschild家族在葡萄酒事業方面,已從波爾多跨向全世界重要產國,包括以下三大體系:
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Mouton )家族持有的酒莊:
1. Château Mouton-Rothschild
2. Château d’Armailhac
3. Château Clerc-Milon
4. Opus One (美國加州)
5. Almaviva (智利)
6. Domaine de Baronarques (南法)
7. 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Maipo Chile (Escudo Rojo) (智利)
Baron Eric de Rothschild (Lafite) 家族持有的酒莊:
1. 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
2. ChâteaDuhart-Milon
3. Château Rieussec
4. Los Vascos(智利)
5. L’Évangile
6. Domaine d’Aussières(南法)
7. Caro (阿根廷)
8. Peng Lai蓬萊酒莊(中國)
Baron Benjamin de Rothschild 家族持有的酒莊:
1. Château Clarke
2. Château Malmaison
3. Rupert & Rothschild (南非)
4. Flechas de los Andes (阿根廷)
5. Château des Lauret
6. Macán (西班牙)
7. Rimapere (紐西蘭)。


先不論金融或其他事業,僅僅是葡萄酒產業露出的冰山一角,Rothschild 家族就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這個家族的真實面貌,或許會是個永遠的秘密吧!
※ 本文摘自《酒訊Wine & Spirits Digest 12月號2017 第138期》, 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