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學生帶便當時要蒸便當,日本學生帶便當時要塞保冷劑!?
文/新井一二三
在現實生活裡,日本人卻歷來不介意吃冷飯。否則不會產生帶便當上班、上學的習慣了。不僅如此,到了夏天氣溫日趨提高,為了防止盒子裡的飯菜壞掉,非得採取保冷措施不可。
日語中有「食冷飯」的說法,翻成中文便是「坐冷板凳」的意思了。近代以前的日本社會,曾施行長子單獨繼承制,次男以下根本沒地位可說,連住的房子都離正房很遠,因而吃不到剛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總得嘗「食冷飯」的滋味。話是這麼說,在現實生活裡,日本人卻歷來不介意吃冷飯。否則不會產生帶便當上班、上學的習慣了。不僅如此,到了夏天氣溫日趨提高,為了防止盒子裡的飯菜壞掉,非得採取保冷措施不可。
夏季裡,我都把給兒子做好的便當,放在裡面貼著銀色保冷布的袋子中,然後再把幾個保冷劑從冷凍庫拿出來,塞進便當盒的上下兩邊。這麼做,袋子裡的溫度,中午以前都能保持在攝氏二十度以下。當兒子打開便當盒的時候,裡面的飯菜好比剛從冰箱拿出來一樣,冷是冷,卻絕沒有腐爛。
七月初,梅雨期結束,最高氣溫超過了三十度以後,我都採用保冷措施,以免發生食物中毒。問題是,袋子裡放了太多保冷劑,飯盒的內容反而會冰凍。有一次,我就被兒子抗議過:凍飯菜多難吃啊。於是需要一邊看當日的天氣預報,一邊決定,要放多少保冷劑才會防止飯菜腐爛的同時又不至於結凍。
有些日本母親,乾脆把現成的冷凍食品塞進便當盒裡,以期午飯時間以前自然融化。也有些母親,把小瓶裝飲料或者鋁袋裝營養果凍之類,放在冷凍庫裡凍上,然後跟便當盒一起放在保冷袋裡;這樣子,飲料或果凍會起保冷劑和冷飲的雙重作用。我自己則常用冷凍毛豆和小蒟蒻果凍當可食保冷劑。至於冷凍烤魚片、冷凍油炸豬排、冷凍煎肉餅等,卻從來不敢用。不過,既然冷凍食品的老字號味之素公司都推出來一系列「自然解凍便當菜」,估計是夠安全可口的吧。
傳統日本的長子單獨繼承制,持續到二十世紀中。我公公至今就經常埋怨道:當年長子哥哥吃的是母親特地為他燒的小鍋飯和小鍋菜,下面的弟弟妹妹則都是吃大鍋飯長大的,那樣的差別待遇真傷害孩子的感情。我聽著覺得頗有道理。所以,做兒子的便當,我就盡量要塞為他一個人特地燒的小鍋菜,也不用來自工廠大鍋的現成冷凍食品。畢竟,吃冷便當不該等同於吃冷飯吧。
※ 本文摘自《歡迎來到東京食堂》,原篇名為〈冷便當 ひやしべんとう〉,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