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妳能認知自己在母女關係中遭受到什麼對待,才有辦法踏上改變與療癒的道路。
文/黃惠萱
◎母親的「妳」,成為女兒的「我」
「我可以不要再談我媽了嗎?為什麼我花錢來治療,卻一直在談她?」
聽到個案這麼說時,我總是輕輕點頭,表示支持,並在心裡苦笑,想著:「不談母親很簡單,困難的是談自己時,卻發現每一處都有母親留下的痕跡。」
就像本書作者蘇珊.佛沃所言,年幼的孩子會全盤接受母親傳遞的正、負向訊息,藉此建立對自己的核心認知,所以母親的「妳」,就成為女兒的「我」。每一個踏上自我療癒之路的女兒,都需要仔細看看母女關係究竟帶給了自己什麼樣的影響。
《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這本書的前半部,主要是「辨識母愛創傷」,作者將「無愛母親」分成五類,透過大量的個案故事,幫助讀者了解自己與母親。
雖然是看著別人的生命故事,但讀者可以透過閱讀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因為有些生命中深刻而隱密的痛苦,即使是摯友或親密伴侶可能都無法感同身受,唯有透過閱讀有共同經驗和背景的故事,才能得到共鳴。
閱讀是非常好的自我療癒方式,有些個案會跟我分享她們在閱讀時的困難與收穫。
「我一眼就被這個書名吸引了,看的時候覺得那裡面說的就是我,但是我無法看完,一直想要做些其他的事情!」
她們往往發現那些非常貼近個人經驗的書籍,雖然讓自己受益良多,可是在閱讀過程中會因為痛苦而想分心。其中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勾起了自己過去創傷的回憶;另一個則是因為承認受害者角色或指認加害者,所帶來的心靈衝擊。
已經開始接受療癒或接近結束階段的人,比較不會因為閱讀相關書籍而被勾起大量未處理的負面情緒,但心情難免有些波動,如果能找自己的治療師談一談,或是用過往熟悉可以安撫自己的方式,一段時間後,應該可以恢復平靜。
但有時候難以閱讀的原因是:如果自己認同了書裡的故事,似乎間接承認了自己的母親是「無愛母親」。
◎從探索受傷的真相開始
我們內心裡有許多道德約束與理想化的負累,讓受到創傷的女兒難以看清楚母親的樣貌。
當妳想著:「我只希望自己能夠過得好一點,我不想把她當成壞人,也不想要責怪她!」那麼妳可能還處於情緒壓抑的階段,無法好好為自己的傷口感到悲傷,甚至表達妳的憤怒。
又或者,妳還抱持著「我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母親改變」的想法,妳仍希望「努力地成為對母親有幫助的小女兒」。然而,以「改變他人為動機」並非邁向健康成人的態度,反而會增加母女間的糾纏。
從助人者的角度來看,加害者和受害者並非截然二分的概念,特別是在母女關係中,女兒們有朝一日可能成為母親,而每個母親都曾是個女兒。
在《母愛創傷》這本書中,作者心目中的讀者是女兒,希望幫助的對象也是女兒,她相信如果女兒們能夠對母親的行為模式和內心狀態有更深的認識,就更能面對自己所受到的創傷,有助於後續的自我療癒。
若在閱讀這些讓妳感同身受的故事時,能先將「受害/加害」的框架放在一邊,著眼於探索並了解妳自己真實的感受與經驗,本書會為妳帶來更大的幫助。
◎踏上改變與療癒之路
當妳能清楚地認識自己在母女關係中遭受到什麼對待,對自己造成哪些影響之後,才有辦法踏上改變與療癒的道路,進入本書後半部的「療癒母愛創傷」歷程。
療癒創傷需要經歷一系列情緒紓解、獲得新想法,才能走到行為改變。一個長年飽受母親苛刻批評的女兒,當母親嫌惡地說:「妳穿那一身是什麼衣服?」她能一反過去低頭欲哭的反應,轉而平靜地繼續做自己的事,甚至更尊重自己的感受,對母親說:「我要回去了!」堅決離開,扭轉過去總是低頭認錯或不斷自我辯解,結果總是被母親壓著打的互動方式。這些改變不是一蹴可幾,就像水需要不斷累積熱量,才能變成升上天空的蒸汽。
治療創傷的過程需要同時在理智與情感上,深度理解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像是指認自身受到的傷害。而這是一項困難且重要的任務,在愛恨交織的母女關係中,更是如此。
對於有著「無愛母親」的女兒來說,要辨識「愛中夾帶的傷害」,要承認「應該給愛卻無愛的關係」,要經歷難以想像和言說的二度痛苦。如果在這撥開迷霧、了解真相的艱難過程中,有一個領航人可以清楚地描述出許多和妳相同遭遇的故事,準確地形容出母親帶給妳的矛盾與痛苦,甚至堅定地告訴妳該如何改變,並對妳能脫離母親影響這件事充滿信心,那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母愛創傷》就是非常好的領航書籍。作者蘇珊.佛沃是一位犀利、勇敢、有力量的治療師,長期對兩性關係與家庭互動有深刻的觀察和豐富的經驗。
如同她自己的說法,她確實擅長說出人們難以面對的真相。在之前的作品《情緒勒索》與《父母會傷人》中,她就展現出對於「在親密關係中假愛之名,實則傷害的各種現象」,細緻且精確的描述功力。
除此之外,對於困在關係中仍感到迷惘的讀者們,作者還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改變方法。她很清楚面對改變時會遭遇什麼心理障礙,也能夠以堅定的態度對讀者保證改變自己之後的豐碩成果,這些都是一個資深、有智慧的治療師才能夠做到的事。
◎讓妳重生的愛,是「妳自己的愛」
「因愛而傷,由愛重生」是我閱讀本書最大的感觸。
「母愛創傷」是因為女兒對母親有愛,但得不到母親的愛而受傷。若無法看清真相,不斷地執著於對母親的愛,讓自己困在扭曲的母女關係中,傷口永遠無法痊癒。
真正能讓妳重生的愛是「妳自己的愛」。如同蘇珊.佛沃在書的最後提到:
「母親或許沒有給妳足夠的愛,但只要學習為自己補充母愛,妳就有能力付出並接受渴望已久的溫柔與關懷。」
本文介紹:
《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本書作者/蘇珊‧佛沃、唐娜‧費瑟;譯者/葉佳怡;出版社/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