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酒訊各進口商提供

【葡萄酒事】波爾多產區入門 A Beginner’s Guide to Bordeaux

文/莊才勳  圖/各進口商 提供

一提到法國葡萄酒,很多人會指名要喝波爾多紅酒,因為他們認為波爾多紅酒最有名,而且最好喝。波爾多酒好喝與否看個人口味,但是波爾多葡萄酒的高知名度跟高媒體報導率是確定的。波爾多紅酒到底有甚麼魅力,讓許多酒評家及葡萄酒愛好者極力推崇?

波爾多第一個黃金時期

波爾多位於法國西南邊,緊鄰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及大西洋。遠自羅馬時期,波爾多就因為有錫礦和鉛礦,吸引了許多人移居到這裡。針對這些工人的喝酒需求,於是有人引進種植葡萄與釀酒技術,開始在波爾多生產葡萄酒。

後來羅馬帝國衰落,波爾多曾多次被不同民族佔領,農地及葡萄園逐漸荒廢,直到西元7世紀波爾多成為加斯科尼(Gascony)公爵的領地,才又重新繁榮起來。

西元1152年,阿基坦(Aquitaine)女公爵 Eleanor與安茹(Anjou)伯爵Henry Plantagenet 結婚,Henry 後來成為英國國王亨利二世,所以整個阿基坦(包括波爾多)一直到諾曼地,幾乎整個法國西部都變成英國領土。英國因為有葡萄酒需求,而波爾多不但生產葡萄酒而且還有港口,於是許多波爾多紅酒出口到英國,因而被稱之「葡萄酒之都」,這是波爾多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靠白酒創造第二次榮景

後來發生英法百年戰爭,英國戰敗後波爾多葡萄酒無法出口到英國,因而又再次沒落。
後來荷蘭商人看上波爾多白酒能夠被蒸餾成白蘭地,於是開始大量購買波爾多白酒運回荷蘭,波爾多因為荷蘭人而進入了第二個黃金時期。

之後遇到法國大革命,許多商船怕受到影響而不停靠法國,波爾多又再次沒落。
就算後來波爾多到巴黎的鐵路開通,許多酒可以透過陸路運到巴黎,但波爾多葡萄園經歷幾次大規模農害,產量大幅度減少,整個葡萄酒業陷入低潮,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始復甦。

Robert Parker的巨大影響

波爾多進入第三次黃金時期,則是因為美國酒評家Robert Parker力排眾議,給予1982年份極高評價,以及他在Wine Advocate 雜誌發表的波爾多酒品評分,有不少名莊都獲得了滿分,使得全球葡萄酒愛好者及收藏家又再次關注到波爾多酒,令它的國際行情在短時期內有了急劇的躍升。
從一開始的美國市場,到後來的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直到近年快速崛起的中國市場,波爾多葡萄酒都是收藏家必有的品項,也是許多政商界喝葡萄酒時的首選,因此波爾多酒的地位才會至今仍屹立不搖。

產區氣候與年份差異

波爾多位於法國西南部,氣候卻不是炎熱的地中海型氣候,而是受到大西洋海流影響的冷涼海洋型氣候。不過波爾多海邊有一大片人造森林,能夠阻擋來自海洋的冷風,使得波爾多氣候溫和,不但適合種植紅葡萄,也能採收到保有足夠酸度的白葡萄。
不過波爾多每年的春雨與秋雨,往往會影響到葡萄產量及晚熟成葡萄的採收品質,因此在品質上波爾多酒才會有年份差異的情形。

波爾多地理位置

波爾多產區規範概述

身為法國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它們有一套確保品質的監控規範及制度,目前波爾多酒莊在釀造葡萄酒時,必須遵守法國法定產區(L’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AOC)的規範,酒莊才能在酒標上標示產地。

酒莊想在酒標上標示波爾多產區 (Bordeaux AOC),首先它的葡萄園必須位於波爾多法定產區的範圍內,只能使用法定規範內的葡萄品種釀造葡萄酒,葡萄藤種植密度、產量及葡萄園不准灌溉等,都得符合規範。

酒莊要生產一般波爾多法定產區的葡萄酒,在產量上的規範為:種植白葡萄的葡萄園,一公頃白葡萄酒產量不可以超過6,700公升;種植紅葡萄的葡萄園,一公頃的紅葡萄酒產量不可以超過6,000公升;此外白葡萄酒的酒精度,最低必須達到10%,紅葡萄酒要求更高一些,必須達到10.5%。

想要在酒標上標示優質波爾多葡萄酒(Bordeaux Superieur),種植白葡萄的葡萄園,一公頃的葡萄酒產量必須降到4,900公升,種植紅葡萄的葡萄園,一公頃的產量也要降到5,900公升;至於紅白酒的酒精度,則必須都要提高到11%以上。

酒莊若想要標示次產區(例如Medoc、Graves等)或當地村莊名稱(如Margaux、 St. Emiliion等)在酒標上時,法令規範更加嚴格,但一般而言品質也會比較好,售價也會比較高。

1855年分級制度與級數酒

對波爾多影響極為深遠的「1855年分級制度」,也是波爾多酒愛好者一定要了解的。

1855年,法國在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時,拿破崙三世要求波爾多商業協會提供一份波爾多酒莊分級名單,於是商會請多位波爾多酒商提供資料,他們整理出一份美多客 (Medoc)和格拉夫 (Grave)甜白酒酒莊分級名單。
在這份最初的分級制度下,波爾多美多客產區的酒莊分為五級,而格拉夫甜酒產區、索甸區(Sauternes)和巴薩克區(Barsac),酒莊則分為兩級。這些在分級制度內的酒莊,所生產的酒品,後來被稱之為「級數酒」。

此外,波爾多還有美多客產區的Cru Bourgeois 及Cru Artisans 分級制度;格拉夫產區紅白酒分級制度,以及聖愛美濃 (St. Emilion)產區的分級制度,讓消費者在購買波爾多葡萄酒時能有更多的保障。

聖愛美濃知名的莫邑克斯家族葡萄園

波爾多法定葡萄品種

目前在整個波爾多地區,紅葡萄種植面積占所有葡萄園的88%,白葡萄只佔12%。

在波爾多法定產區規範內,可以種植的白葡萄品種有3種:Semillon (目前產量佔49%)、Sauvignon Blanc (目前產量佔43%) 及Muscadelle (目前產量佔6%)。

紅葡萄品種的部分,產區規範可以種植的品種有6種:Merlot (目前產量佔65%)、Cabernet Sauvignon (目前產量23%)、Cabernet Franc (目前產量10%)、Malbec + Petit Verdot + Carmenere (目前產量大約為2%)。

波爾多著名酒莊

波爾多最有名的酒莊,當然是1855年分級中的一級酒莊:Château Latour 、Lafite 、Haut-Brion、Margaux ,以及1973年從二級升為一級的Mouton,也就是為大家所熟知的「五大酒莊」。

其實還有比一級酒莊的酒更高的級數酒,那就是索甸區以生產貴腐甜酒出名的Château Y’quem,它在1855年被分類為 Grand Premier Cru。

而在聖愛美濃產區的分級中,之前最頂級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 有兩間酒莊,白馬酒莊Château Cheval Blanc 及Château Ausone ﹐但是這些年已增為有4家, 加入了Château Pavie 及Château Angelus,這4間酒莊在葡萄酒界評價很高,水準也相當穩定。

雖然位於波爾多左岸的五大名氣很大,但是右岸還有另一個產區 Pomerol 也不能忽視,這個產區雖然沒有被列入分級制度,但是這裡有兩個明星酒莊Château Pétrus 及Le Pin,它們的產量少品質高,新酒售價遠遠超過五大酒莊,是全球最昂貴的紅酒之一,可說是真正的「波爾多酒之王」。

除此之外,在分級制度內還有不少酒莊也生產出頂級酒款,這些酒也很值得買來收藏及享受品飲。

※ 本文摘自《酒訊Wine & Spirits Digest 5月號2018 第143期》, 立即前往試讀►►►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日本品酒趣:長野縣美酒
  2. 酒訊Wine & Spirits Digest 4月號2018 第1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