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你們幫助他,不是幫他把事情做好,而是教他怎麼做」

文/吳惠晶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需要很多很多的貴人來體諒和扶持,尤其求學時期,師長及同學既是向上的力量,也是向下的力量。雖然有一小段求學路走得艱難,他們沒有怨恨過誰,和孩子有緣的是貴人,無緣的也不能強求。

所幸,仕軒遇到了一位讓他在整個學習狀態大躍進的老師。

這位陳老師溫柔的個性及充滿智慧的方法,讓淑雅印象非常深刻。

中年級生要練習抬便當到教室,陳老師並沒有安排仕軒值星,有同學就問:「老師為什麼六號不用抬?(六號即是仕軒)」老師當場告訴同學們:「因為他身體不好,沒有力氣抬,可能會跌倒或東西打翻,但是老師會安排他做其他的事,每個人都有任務要做。」

單是這點就讓淑雅覺得很棒,「有時候,雖然老師很有心想要好好照顧這類的孩子,但若方法不對,可能會造成其他同學的反彈,認為老師偏心之類的,孩子可能因此受到另一種排擠。」

淑雅更加肯定的是陳老師經營班級的智慧和用心。

例如仕軒有時會對同學沒禮貌,情緒障礙讓他曾對同學大小聲的發脾氣,但老師沒有因為他生病而縱容,反而要仕軒跟同學道歉。結果同學還幫忙說情:「老師,沒關係啦,是不是因為太熱了,他才情緒不好?」

陳老師甚至讓同學幫忙仕軒時,會提醒:「你們幫助他,不是幫他把事情做好,而是帶著他、教他怎麼做。」例如上毛筆課,會有水桶放在教室後面讓大家洗毛筆,仕軒很想去幫忙,但陳老師並沒有「怕他打翻」而阻止,反而是說:「好,你要幫忙,請某某同學和你一起去。」因為仕軒提水桶會晃動,會高高低低,同學有時沒辦法處理,老師就會放下她的工作,說「仕軒我跟你一起拿」,她不是幫提,而是跟他一人提一邊,教導他怎麼正確提水桶。

以往運動會仕軒是不參加的,平衡不好的他怕給大家帶來麻煩,但有一天運動會的大隊接力,陳老師特別問淑雅:「能不能讓他留下來幫大家加油?」不但會盡量讓他和同學們在一起,有時也會讓他參與趣味競賽。仕軒曾經參加趣味競賽時掉球,很久都弄不起來,淑雅聽到一旁有家長說:「那個小孩怎麼這樣啦?這樣幹嘛讓他參加?」反而,他們同學沒有任何人給白眼或抱怨,他們可以理解仕軒平衡感不好、容易跌倒的情況,就覺得「玩開心的啊沒關係嘛」。

「類似這樣的事情,讓人感動很多很多,我曾經問陳老師有教過身心障礙的小孩嗎?她說沒有,之前是教資優生。我就覺得:哇,這樣落差不是很大?可是她又做得這麼好,能因材施教……,不只是能教育仕軒這樣的孩子,對其他孩子們也帶得很好,所以他們班級氣氛很融洽,每個孩子都很棒。」

剛開始學寫作文,都會分成小組討論,仕軒連拼音都不太會,更別說作文了,當其他同學分成小組的時候,陳老師就會帶他到一旁學認字,學語詞,不會因為是智能障礙的孩子就放棄,而是覺得能提升你多少就提升多少。這也讓仕軒越來越喜歡閱讀,甚至還會主動上圖書館看書。

有時上的課仕軒聽不懂,例如數學,陳老師不會讓他在一旁發呆,反而特別自掏腰包買貼點點的畫冊給他,教他在這一堂課把圖形貼滿,一來不會沒事做,二來透過圖像的方式也是另一種學習。

班上有位可說是品學兼優、文武雙全的同學,很照顧仕軒,相對的,仕軒也很崇拜他。有時遇到仕軒有情緒障礙時,例如上課聽不懂,他會打自己的頭:「我好笨,我好笨。」老師會跟這位同學商量,請他去鼓勵一下,他就會說:「仕軒,你那麼厲害,你看你畫畫都會得獎,我畫畫都還不會得獎咧,你真的很讚喔!」這時,仕軒就會仰頭,出現很崇拜很開心的表情,因為偶像讚美他了。

淑雅忍不住說:「老師,我真的好感謝你喔,仕軒不但進步很多,而且班上同學對他都很和善。」陳老師客氣的回答:「那是因為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善良。」

然而,淑雅心裡默默的想,「這個班的同學有四分之一來自之前的班級,那些同學我都認識,不要說對仕軒,對我都是不太理會的,可是現在看到我都會主動打招呼,對待仕軒的態度也親切友善,和之前有如天壤之別,這些……和老師的態度及教導應該有很大的關係吧!」

看到孩子每天雀躍開心去上學,做父母的不但輕鬆更是歡喜,淑雅特地向小胖威利病友協會報告,讓他們知道有這麼好的老師,後來協會還呈報給教育局。有一天,陳老師在收發文時,看到一份公文寫著優良教師,她心裡還想:「這什麼年頭了,還有優良教師?」打開來看,怎麼是自己的名字?她嚇了一跳,內文寫著感謝老師很照顧小胖威利孩子……

「仕軒媽媽,妳是不是有去跟教育局說什麼?」

沒想到教育局會發文表揚優良教師,淑雅趕快說:「是我們協會的祕書長知道這件事,他覺得好的老師應該要讓大家知道。」

陳老師很驚喜,很不好意思的說:「完全沒有想到……」

多年後,每一次想到這位老師,淑雅還是一疊聲的強調:「真的非常非常棒,她不只很用心帶仕軒,還把班級經營得很好,同學們彼此感情好,大家相處得好快樂,每個同學都像天使一樣,真的,我好感激她。」

※ 本文摘自《當小胖威利遇見虎媽》,原篇名為〈學習狀態大躍進〉,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