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點滴,是實習醫師最基本的功夫
文/陳建仁
什麼是實習醫師?實習醫師都做些什麼?要拉開實習醫師驚奇之旅的序幕,首先介紹實習醫師概況。實習醫師英文叫做 Intern doctor,有時候病房護士叫不出你的名字,乾脆就直接叫你 Intern,如果你在一般外科(簡稱 GS)實習,護士會呼叫你 GS intern 我們第幾床要換藥,我們第幾床要打點滴、第幾床要換鼻胃管、要換尿管、要換氣切……無所不做,無所不叫,這裡叫來,那裡喚去,毫不留情,好像在叫狗一樣?忙的時候沒有名字,只有代號,因此實習醫師自封為「實習醫師鬥格」,翻做英文叫做「Intern Dog」鬥格就是 Dog 狗的意思!當你慢慢看下去,狗的特性還真的很像實習醫師,比如說幹好實習醫師最重要的不是學問技術,而是如何做好一隻狗腿,它能幫你安然度過難關,免於責難,如果你學不會狗腿,那絕對不會有好日子。
醫師階級制度由下而上是: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科主任,直接對病人負責醫療成敗的醫師叫主治醫師,主治醫師才能收治病人,當然所有主治醫師最大的就是主任。主治醫師是成熟的、有專科證照的醫師,總醫師一般都是最資深的住院醫師,準備考專科證照,而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都是來科內跟主治醫師學習的,住院醫師必須取得基本的醫師證照,才能接受該專科訓練,是有醫療責任的;而實習醫師是還沒畢業的六年級或七年級醫學生,尚未取得醫師證照。實習醫師的歷練相當重要,兩年也無法將所有科別跑完,因為將來走上專科醫師,對於其他科別的印象及知識,可能就是實習醫師那時的歷練了。病人是複雜的有機體,主治醫師不能只知道自己科的醫療,對其他科也要有所了解才能治療好病人。因此在該科一定要認真好好的學習,多做、多問、多看。比如說有些醫師一輩子都沒看過「開心」手術,因為他沒有機會到心臟血管外科實習。
科內最辛苦的醫師應該是總醫師,所有病人的狀況他都要隨時掌握,每天一大早總醫師要帶領所有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先把病人看一遍、及時處理問題及交辦事情,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將任務分攤完成。每天早上科內晨間會議,報告昨天新住院的病人病史,一般是由實習醫師準備病歷和資料,主治醫師們討論提供意見,得到最好的治療方式,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可以學到很多主治醫師的經驗。晨間會議結束後,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分組各自帶開看自己的病人。主治醫師查房時,會臨床教學並交辦新的事情,住院醫師和實習醫師準備筆記本記下來,逐一辦理,很怕漏掉事情,因為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治療;如果漏掉交辦事情,主治醫師和總醫師會找住院醫師要結果,住院醫師就會找實習醫師算帳。交辦事情真的很多,住院病人新狀況也很多,處理問題第一線都會先找實習醫師,像孫悟空有分身術也無法應付。因為某些主治醫師只動腦和動嘴,所有的雜事都是實習醫師在做!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接新病人,問病情、打病歷。住院病人的來源:從門診住院是由主治醫師自己簽住,到住院部由總醫師簽床位;從急診住院病人是由總醫師直接簽床,簽給當日值班的主治醫師。從門診住院的病人主治醫師對病情都非常清楚,也都附上病名診斷,實習醫師的問診及病歷寫作比較簡單;急診收住院的病人,變化大或快,主治醫師有時甚至不知道這病人是他的,實習醫師對病況的掌握也比較難。
住院病歷首頁由住院醫師寫作,然而份量最多的每日病程記錄,及出院病歷摘要都由實習醫師完成。寫作病歷花費實習醫師很多時間,民國七十九年只有手動打字機,實習前同學們一起到台北中華商場選購,因為要用兩年,而且專屬個人,所以用立可白寫上自己的姓名;但太常使用了,地上一堆打字機拿來就打,常常被人暫借霸佔使用。手動打字機的聲音此起彼落,相互輝映,從白天到深夜,像似彈奏實習醫師的命運交響曲。實習醫師寫作病歷,可以學得一些醫療經驗,也可以把書上的心得寫在病程紀錄上,上層醫師會察看或教導,若不滿意可以叫你重寫,也可以像射飛標一樣甩你病歷;個性火爆的汪姓主治醫師看了病歷很不爽:「這是甚麼病歷?跟一坨衛生紙差不多!」說完就把病歷往窗戶外面一扔,天女散花的場景,片片刺傷了實習醫師的心靈,完全受到羞辱!沒關係,趕緊奔到樓下撿回重寫。
打點滴。這是實習醫師最基本的功夫,需要經驗累積才打得好。護士也很會打,尤其是資深的護士,但是最會打點滴的應該是第二年實習醫師。實習醫師一大早就要提前到病房,先把所有病人該打、該換的點滴全部打上,順便抽血做檢查,檢驗單在下班前要開好單子綁好試管,一到病房就把傢伙全部帶上,口袋塞滿了針頭和試管,因為隨時都會被叫:「Intern我們第幾床的點滴掉了,幫我們換一下。」一早要打上一、二十個點滴,那是家常便飯,但並非每個病人都很好打,有些病人打好幾針都打不上;病人要送開刀房了,還沒打上點滴會被痛罵,總醫師快來查房了,壓力很大,時間緊迫,於是練就一身打點滴的好武藝。
住院久的病人,經常打點滴,都快沒有血管可以打了,實習醫師打不到,該怎麼辦?請求別人支援,或徵求高手出馬,請吃飯或請喝飲料那是常有,不然就對護士好一點,她們也會幫忙?如果你喜歡哪位護士就請她幫忙,順便吃個飯?奇怪,點滴打不上是實習醫師的事?產科和小兒科的點滴最難打,產婦懷孕期間會增加很多體重,不管自然產或剖腹產都要先打上點滴,皮下脂肪變多了、手腳水腫了,血管很難找到,要用觸感去摸,常會打好幾針。還好產婦生產的劇痛已經掩蓋了針扎之痛,她們已經不太在乎被扎了幾針,也不會責罵實習醫師,反而因懷孕的母性光輝安慰你:「要不要休息一下再試?」讓實習醫師覺得很不好意思。
※ 本文摘自《實習醫師鬥格》,原篇名為〈實習醫師初體驗〉,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