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School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開公司,會計很重要

許多新創階段的公司很難找到厲害的財務長加入,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財務人員在金融業工作的薪資水準,通常比新創公司所能提供的更高。

但若企業的願景能受到這些財務人才認同,或身邊剛好有財務專長的朋友,也是有許多人才願意仗義相挺,加入新創公司。

以iFit的例子來說,剛開始的創辦人為現任的執行長,我只是出資者,但也因為執行長是我當時的女朋友(後來成為老婆),加上我發現iFit具有強大的成長潛力,所以後來自己選擇加入iFit擔任財務長,淡出當時所經營的其他事業。

如果在初期真的找不到好的財務人才,我有以下兩個建議:

1. 創辦人需先自行學習公司的財務知識

我發現很多創業家對財務有莫名的抗拒,但身為要帶領企業成長的人,絕對要全盤掌握公司的財務狀況;而且如果想吸引好的人才加入,創辦人自己也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不然要是無法用熟悉的語言溝通,財務人才加入公司的意願絕對會降低。

2. 尋求會計師事務所或顧問的幫助

而且是要找一個「足夠了解你身處產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過去雖然我待過金融投資業,對財務數字有一定的認知,但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細節其實還是不太清楚,因此在早期兩、三年,我非常仰賴外部會計師的協助。除此之外,找外部顧問來協助公司的策略發展、營運細節規劃及財務資源分配等等,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不過如同前段所提,每一階段的財務長所需要重視的事情不同──第一重的財務長,通常能找到會計師事務所協助,但若要到第二重跟第三重財務長的境界,則必須是產業界的前輩,或是對公司財務細節非常了解的人員才行了。

關於向業界前輩請益的管道,在此跟讀者們推薦「悅智YEZ約見平台」這項服務,當中的每一位顧問都擁有豐富的經驗,我自己目前也平台上擔任顧問,歡迎有需求的創業家找我討論,在熟悉你的產業或狀況之後,或許幫得上忙!

新創會計常見的問題

在新創公司的營運過程中,財務會計領域如發票、營業稅、報表等等繁雜事項,對於大多身兼數職的新創老闆,可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若未將這些大大小小的事項處理好,公司的營運可能會因此埋下問題的種子。

逃稅:一時之利反而傷害公司營運

以營業稅為例,許多公司創辦人可能會希望營業稅愈少愈好,甚至會藉由一些方法逃稅;但我必須提醒各位,國稅局非常強大,公司小的時候可能不會主動查你,但是等你變大或是剛好抽到你,屆時代價會相當慘痛。

2018年我就聽到兩個慘案,一個是有間公司兩年內逃了9億元的營收,以5%營業稅來計算,必須補繳4,500萬元,再加上一倍的罰鍰,光是營業稅就要上繳9,000萬元;除此之外還要加上營業稅,9億營收✕網拍稅率12%✕營所稅17%=1,836萬,加上一倍罰鍰後須補繳3,672萬。全部總和下來,一共要補繳超過1.2億元。

另一個例子則是公司負責人因為逃漏稅而拘役,後果除了造成公司內部營運出現問題外,員工的心態也變得浮動不安,幾乎沒辦法專心在營運上。

因此在公司的作帳方式上,我建議各位從創業開始就採用「一套帳」,而避免內帳、外帳分開的兩套帳。

如何避免帳務混亂?採用「一套帳」的5個優點

1. 反映公司真實競爭力

有些公司的獲利其實是透過逃漏營業稅、營所稅,而出現虛假的獲利。當扣除應繳的稅額後,才發現獲利並沒那麼高,甚至其實是虧損──因此逃稅會讓老闆自我感覺良好,誤以為公司經營體質相當不錯,而不再繼續加強核心競爭力。

反之,一套帳清清楚楚,反映的都是真實的經營結果,日子也過得比較踏實安心,不會哪天突然出現鉅額補繳和罰鍰,對公司的經營造成風險。

2. 內稽內控避免舞弊

當公司做兩套帳時,其實公司的會計、出納等經手人都會知道帳務中有許多漏洞,如此一來就會產生許多舞弊的空間,發生像是公司被資深會計騙走千萬而倒閉的故事。

舞弊引發的不只是公司金錢損失,更深層的是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對工作的態度都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有知情的員工以此威脅負責人,要求給封口費等等,全都是發生過的真實案例。

3. 減少股東間糾紛

如果公司不是獨資,帳務不清絕對是糾紛的來源。公司獲利時或許其他股東不會說話,但當公司開始虧損,糾紛就會發生,若有帳目不清的情形,股東可以要求查帳。

根據公司法第245條規定:「繼續六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一以上之股東,得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檢查公司業務帳目及財產情形。」除此之外,可能還會有是否背信、侵占等刑事訴訟問題,這些都會大大影響到負責人營運公司的心思。

4. 帳務清楚,更容易吸引新股東和好人才

曾經有朋友請我幫忙尋找新股東,但是他拿不出正常的報表(更不用說沒有會計師財簽),就算願意開放所有營運系統給新股東看,還是乏人問津,投資人連談的意願都沒有。

而當公司想開始招募一些比較高階、資深的人才進來時,往往這些人才看的不只是本薪,還會想要分紅、股利等等,如果帳目不清的話,會影響到他的相關權利,他就不一定願意跟你一起打拼了。

5. 養成每月檢視損益表、日現金支出表之習慣

唯有做好一套帳,公司負責人才能夠做到每個月看損益表與日現金支出表,如此一來你才會清楚知道公司的營收從何而來?每月的產品毛利率如何?所有費用的差異在哪?此外也才能做好現金流規劃,避免現金短缺造成跳票或週轉不靈倒閉。

綜合以上觀點,強烈建議各位讀者負責公司營運時,務必要採用一套帳。千萬不要以僥倖的心態去治理公司,即使是掛境外公司,國稅局同樣也有辦法查到你。

※ 本文摘自《善敗》,原篇名為〈找不到厲害的財務長,該怎麼辦?〉&〈容易因小失大的誤區:新創會計常見的問題〉,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