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進食的時候,比較難拒絕別人?
文/齊藤勇;譯/卓惠娟
不論是生意上的商談或男女約會,想和對方變得更親密、希望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談話,常利用吃飯的場合。
或許反過來說,第一次和心儀的對象約會,必然會邀請對方,「要不要一起吃個飯」。因為一起用餐是加深人際關係的基本步驟。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容易對對方產生好感,也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心理作用。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葛瑞格利.拉茲蘭(Gregory Razran)命名的「午餐技巧」(luncheon technique)。
促成此作用的發生,可能有幾個因素。第一種說法認為,和某個人一起用餐時,大腦會分泌「愛情荷爾蒙」催產素,也會促進有「幸福荷爾蒙」之稱的血清素分泌。
人在進食時,不容易拒絕別人
另一種說法認為,食欲被滿足的滿足感,以及吃了美味食物的幸福感,使得大腦混淆了對餐敘對象的印象與感受。因此誤以為和這個對象在一起很幸福、很滿足。這種大腦的錯覺稱為「聯結原理」。
希望盡情享受用餐時間的心情,想保有舒適氣氛而避免對立,也被認為是一項原因。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嘴巴咀嚼時注意力容易分散,以及吃東西時不容易冷靜判斷。另外也有人認為當嘴裡有東西、吃飽的時候,人們就不會計較瑣事。
除了以科學方式證明,加上任何人都曾親身體會過的經驗,能夠列舉出這麼多影響因素的心理作用可能是極少數。
總之,一起用餐這件事本身,確實能拉近雙方的距離,是一項有效讓對方說「YES」的技巧。
這時候如果帶對方去的是自己熟悉餐廳,而且美酒佳餚氣氛佳,更是如虎添翼。
把對方叫來自己的主場是交涉的基本技巧,加上氣氛佳又美味的餐廳,更容易令對方的心情得到滿足。
掌握美食名店情報,而且又和名店很熟,吃完這頓飯,你的評價也會跟著上揚。
當然,不用我多說,如果希望交涉順利、獲得心上人青睞時,投資是必要的,這時若無其事地請客是不變的原則。

選在你熟悉的場子,發揮主場優勢
不同的交涉有不同的內容及對象,邀請對方用餐的目的更是形形色色。因應不同目的選擇適合的餐廳,更能提高成功率。
例如生意場合,多半是邊享用早餐或午餐邊談生意。如果隨時都能準備好座位,而且服務令人感到賓至如歸般的舒適,對方一定會認為你很能幹。
正因為現在已進入了「一邊用餐一邊談生意」或「約會是理所當然」的時代,將它視為一項技巧,或只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才跟著做,效果大大不同。
不應該毫無準備、貿然一起用餐,而是應該根據對方的期望、想讓對方答應你的請求等目的,選擇不同的餐廳,掌控現場的氣氛。
如果能做到,你就能成為對方無法輕易拒絕的商場高手,擄獲愛情的功力也會大幅提升。
利用大腦錯覺的聯結原理,度過愉快用餐時光的同時,也把你期待的成果手到擒來!
暗黑警句:準備熟悉的美食店家名單,收服對方的心。
※ 本文摘自《只要看起來很厲害,就可以了!巧妙直入人心的暗黑心理學》,原篇名為〈再也沒有難談的事,在餐桌上談判〉,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