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從就學到進入職場,有問題的「全勤獎」

文/瑰娜(陳雅惠)

在流行性感冒盛行的秋冬季節,我的同事時常輪流缺席,因為要不是有人發燒,不然就是有人胃腸不適在家休息。某天,我更在公司一角看見一個立牌,上頭的標題叫做「生病不要去上班,請待在家裡」。因為這個標題下得幾乎跟內容農場一樣聳動,所以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往下閱讀。

內文基本上呼籲大家應當停止散播病菌。假使雇員身體不適,便沒有生產力,工作品質也會大打折扣,而且可能把細菌或病毒傳染給同事,造成他人的困擾。文末更特別強調:「生病了,便果斷地打個電話跟主管請假吧。」

那些臺灣有,但瑞士沒有的全勤獎

對我來說,「生病被鼓勵不上班」推翻了我過往在臺灣所熟悉的觀念。在臺灣社會,我們一向重視出勤狀況,除非嚴重病症或事故,學生與員工大都被賦予天天出席的期望。換句話說,乖寶寶就算生病了也會上班上課的。

國小時代,我的導師總會在每個學期末分發各種名目的獎狀。記得小六那年,除了成績優良的獎項,我還意外收下一張叫做「全勤獎」的彩色印刷紙板。

在讀懂字義的當下,我小小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在心裡頭驚呼:「這是什麼鬼呀!」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化的撞牆期吧。自從那天起,我便在心裡頭記住這件事──師長期望學生能克服種種困難不曠課。假使學生抱病上課,展現強烈學習欲、戰勝身體不適的精神,便值得頒贈獎狀嘉許。而且,大家都應該來上課,好像不可以少掉任何一個人。

10 多年後,我正式進入臺灣職場,第一家就職公司更撥出預算設置「全勤獎金」,激勵員工達到零缺席的目標。如果你天天去公司報到,每個月便可以獲贈 500 元的獎金。相反地,假使你告假,無論病假或特休,500 塊便飛了。這是我在瑞士未曾見過的。

瑞士請幾天病假,無須醫生證明、不扣薪

在瑞士,如果員工生病,甚至只是著涼感冒,會被鼓勵在家養病。其實,當地工作者也抱持這樣的觀念,要是生病了,他們會向主管請假,待在家裡休息。而且,依據個別合約,在限定天數(通常 3 天)裡請病假無須醫師證明,不會被扣薪,更不會被扣有薪假。而且,如有醫生證明,長期的病假也可能會支薪呢。

然而,在臺灣,假如員工身體微恙,老闆大都希望雇員能照常至公司處理公事。如果員工感覺不適,有的主管會希望部屬大方把辦公桌當成自家的睡床說道:「不舒服的話,趴在桌子上吧。」卻不會要求員工直接回家休息。另一方面,很多企業主更設下門檻,雇員必須出示醫生證明才獲准請半薪病假。

尤其,在不少公司,員工生病缺席,得被扣除當日一半的薪資或寶貴的特休假,甚至喪失取得全勤獎金的資格。因此,除非下不了床或患有嚴重病症,許多工作者寧可拖著病體上班,也不願失去全勤獎金、全薪或特休假。

把病菌傳染同事很不OK

在瑞士,人們普遍認為請假休息可以幫助自己早日康復,以最佳狀態回到工作崗位。畢竟,生病時,身體虛弱,精神無法集中,容易造成生產力低落,並不適合工作。另外,如果感染流行性感冒,待在家裡便可以做自我隔離,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同事。否則,讓他人感染自己的疾病是非常失禮的事。

感冒還去公司到底有多麼不 OK?我的美國同事 F 曾經因為感冒好幾天未進辦公室,直到某個下午他突然意外現身。當我看見 F,便習慣性地走向前,打算跟他聊幾句。沒想到,他腳下像裝了彈簧似的馬上彈開,又倒退幾步說:「我得了流感,照理說應該不能來辦公室的。不過,我今天在公司有一件要事,不得不回來處理。我現在就要離開了。再見。」接著,他便一臉抱歉,提著背包匆匆地離開公司,留下一臉錯愕的我。

善待自己,身體健康最重要

就算機器,也會自然耗損,必須停工更換零件,更何況我們的身體?在這方面,瑞士雇主相當體恤員工,把偶爾身體不適視為正常的事情,因此允許員工請幾天的有薪病假。另外,人們也意識到在不健康的狀態,無論創意力或生產力都會大打折扣,沒有工作的必要。

如果生病了,在家休息或看病,才能讓自己儘早恢復健康。這個做法也可以避免傳播病菌或病毒。最重要的,因為健康是我們擁有的一切的基礎,所以認真看待身體發出的訊號,照顧自己,是一種必要。假使一時疏忽,讓小感冒惡化成重症,那可得不償失呀。

※ 本文摘自《社畜,也可以很優雅》,原篇名為〈生病不要去上班:請病假無須醫師證明,不扣薪不扣假〉,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