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龍麵的選擇很多:狐狸麵、狸貓麵,居然還有鬼怪烏龍麵?
文/古川綠波;譯/張嘉芬
提到烏龍麵,就讓我想起關西的鍋燒烏龍麵。尤其是加了薄切牛肉片的,更是讓人樂翻天,和東京的鍋燒烏龍麵有著截然不同的韻味……我在飯坂溫泉吃到的清湯烏龍麵,那粗得令人咬牙切齒的麵條,也很不錯。
目前,我每天都到R攝影棚去工作,而且每天中午都吃烏龍麵。
這個攝影棚位在相當偏僻的地方,沒幾家餐館,所以我覺得最能讓人安心吃下的,就是烏龍麵了。最近每天午餐都一定會吃烏龍麵,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肚子總是吃得飽飽的。
其實蕎麥麵也不是不能吃,但我就是討厭蕎麥麵。與其說是討厭,其實是我一吃蕎麥麵就會立刻拉肚子。小時候還不會這樣,是從二十多歲起才開始出現這種症狀。所以,我雖然是個江戶子,卻不能吃蕎麥麵。而我聊吃講食,也幾乎不會出現蕎麥麵的話題。
妙的是,我有個同業叫做榎本健一,綽號榎健,也非常討厭蕎麥麵。他好像是天生就有「蕎麥嫌棄症」,當年他的初戀對象喜歡吃蕎麥麵,榎健竟因此而放棄了和那個女孩的緣分。
我和榎健雖然是同業,但才華、專長卻都完全相反,唯有討厭蕎麥麵這件事,是我們的共通點(哎呀,可不能忘了還有貪杯這一點),真有意思。
再回到烏龍麵的話題。現在每天都要向攝影棚附近那家蕎麥麵店點餐,總會讓我猶豫該點什麼菜色。海帶、蛋花、鴨南蠻、鍋燒,還有古早味的咖哩烏龍麵、狐狸烏龍麵(加豆皮的烏龍麵。當然是從關西地區流傳過來的),還有一款名叫「狸貓」的烏龍麵。我乍聽之下還以為這是什麼(聽說以前勾芡也稱為狸貓),原來是灑了炸麵衣屑的烏龍麵,我記得這樣的烏龍麵,不久之前應該還叫做「西式烏龍麵」才對。
我就這樣每天改點不同菜單來吃,過了十多天之後,我實在是吃膩了,便開始要求店家「給我在咖哩烏龍麵上打個生雞蛋」,或是「幫我煮一碗海帶加狐狸」。
有一天,我左思右想之下,向麵店說:「今天能不能幫我準備一碗海帶加蛋花的烏龍麵?」後來,送外賣的年輕人幫我送餐過來,我說了句:「應該沒人點這種怪餐吧?」送外賣的小哥說:「不會啊,這叫海帶蛋花,偶爾會有人點。」
「欸?」我大吃一驚。
更令我驚訝的是,送外賣的小哥說了接下來這句話:
「點餐方式有很多種啊! 對了,您知道鬼怪嗎?」
我一聽就覺得很有意思。
「鬼怪? 哦……原來還有這種烏龍麵啊?」
「有啊。」
「那是什麼麵?」
「喔,就是加了所有配料的烏龍麵。加海帶、豆皮、炸麵衣屑…… 」
「 哈哈哈,這就是鬼怪啊!」
各位看倌,鬼怪竟然是這個!
不過,這個名字把我逗樂了,不禁大讚:「吃烏龍麵的,原來也有行家呀!」
於是,隔天我就趕緊試了一下「鬼怪」。這款烏龍麵還真是夠怪,味道也很奇妙。
提到烏龍麵,就讓我想起關西的鍋燒烏龍麵。尤其是加了薄切牛肉片的,更是讓人樂翻天,和東京的鍋燒烏龍麵有著截然不同的韻味。
我對蕎麥麵不甚了解,但烏龍麵這種餐點,全國應該就屬東京最難吃了吧。
名古屋的碁子麵、京都的大黑屋,與其說是湯頭好,更重要的是烏龍麵本身夠美味。我在飯坂溫泉吃到的清湯烏龍麵,那粗得令人咬牙切齒的麵條,也很不錯。
大放厥詞了一番。其實我根本沒有資格談烏龍麵,要是被烏龍麵界的女王──水之江瀧子,也就是小瀧女士聽到了,想必一定淪為她的笑柄。
小瀧愛吃烏龍麵早就出了名,據說她三餐都吃烏龍麵,幾乎不吃米飯。這個傳說我早有耳聞,但直到真正和她往來之前,我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然而,我因為某部電影,而和她一起到海邊拍戲時,才見識到她身為烏龍麵迷(可不是萬人迷)的實力,驚嘆:「原來如此,這可是比傳說還厲害呀!」並大感佩服。
她從早上就開始大啖烏龍麵,對配料則是葷素不忌。大體而言,真正嗜吃烏龍麵的人,都是吃熱湯烏龍麵。
小瀧一早就可以吃兩、三碗熱湯烏龍麵。
「綠波哥,來陪我吃嘛!」
聽到她這麼一說,我也跟著在拍戲期間吃了不少烏龍麵。
我會主動找烏龍麵來吃,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聽說小瀧不只鍾情烏龍麵,其他麵粉類的食物,她也都愛吃。哪裡有好吃的拉麵、餛飩,問她就知道。
戰爭期間,我曾被迫吞下炒烏龍麵等替代性主食。可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嘗到的炒烏龍麵,是在關西地區吃的,而且是早在戰爭開打之前。菜名叫「烏龍麵」,但其實用的是紐革烏龍麵,像炒麵一樣,加入絞肉稍微拌炒而成。這道菜有它的特色,以價格來說,並不是太差的食物。如今東京仍有供應炒烏龍麵的店家,但比起那些泡在湯汁裡吃的烏龍麵,我更愛這一味。
這樣看來,我對江戶前的蕎麥麵,也不敢大放厥詞。
不僅是蕎麥麵館,我對壽司店的了解,也比不上壽司老饕。最關鍵的原因,是我不敢吃鲔魚,所以既不能吃鲔肚肉,也不能吃醃鮪魚壽司。只要一吃鲔魚,我馬上出一身蕁麻疹,甚至紅肉魚也全都無福消受。進了壽司店,我就只能吃小鰶魚、星鰻和煎蛋之類的配料。另外,我很喜歡關西風的活蝦生吃,也就是所謂的「跳舞蝦」;還有,我對醋飯(舍利)的偏好,也比較傾向於關西風那種醋味較淡的舍利,而不是江戶風那種用醋染黃的飯。這下子我身為「江戶子」的招牌,更是掛不住了。
說來俗氣,我其實還很喜歡大阪的押壽司、蒸壽司(溫壽司)等等。不吃魚、不吃貝(貝類是只要名稱有「貝」的,我都不能吃),不,該說是不能吃的我,根本沒有資格談日本菜。出外旅遊時,旅館的餐點,也常讓我一個頭兩個大。給我一桌青菜,遠比那些旅館佳餚好得多。
我對日本料理真的完全不行。
不過,要是換成稍微油膩一點的菜餚,我可就很講究了。
本文介紹:
《和日本文豪一起吃麵:烏龍麵、蕎麥麵、炒麵、餃子等》。本書作者/古川綠波、佐藤垢石、宮本百合子、林芙美子、森鷗外、永井荷風、豐島與志雄、長谷川時雨、田中貢太郎、久保田萬太郎、寺田寅彥;譯者/張嘉芬;出版社/四塊玉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