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9【貞明讀書會 大成系列講座】從易學解碼紅樓夢藝術創作中的醫病治療
作為文學批判家,美國當代大思想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透過她的曠世傑作〈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那便是疾病往往被作家當作一種隱喻來書寫。她在其申論中提出,作家往往將罹患不同的疾病者,做出不同疇論的書寫描述。患病時的徵兆不但不同,而且罹患者的個性也不相同!比如她便認為作家往往會描述肺結核病患者,纖細、蒼白、敏感、發病時臉色泛紅,有如桃花綻放!罹患這種疾病的人,又往往是天才橫溢者等等!至於梅毒患者,則往往被視為和道德審判、縱慾無度的人格相關等!
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一書中,儘管對疾病的類化與現象之間,做了非常精彩的描繪與論述,但是究其原意,她真正想表達的其實是人們往往因為文學的描繪與影響,不但失卻了對疾病自身的本質失去了把握,而且往往落入對疾病與其罹患者的汙名化與誤解。從這角度看來,蘇珊真正的意圖,乃是要人們真正正視疾病本身,避免人們墜入浪漫不實的疾病的隱喻之中,避免人們透過意識型態的扭曲偏見,來看待罹患疾病的病人!
蘇珊•桑塔格的論述,屬於典型的西方理性主義的視域,她呼籲人們莫要墜入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待疾病與病患,可視為立意良善之文學社會學的批判!然而,在當今21世紀,重視身心靈一體的時代,身體與心靈之間,難道不是如隱喻般息息相關嗎?此外,在華人特重隱喻思維的視野下,對於疾病的隱喻之重要性,又會有甚麼不同的看法呢?
一場精采的醫病治療的辯證即將展開,透過易學的視域,揭開紅樓夢中性格情感與醫病關係的密碼,一窺其獨特的美感意識與意涵。
【主講人】:周道協會學術顧問、貞明讀書會/覺明讀書會 指導老師 張易生
【費用】:300元
【名額】:19人
【時間】:108年10月19日(六) 早上10:00~12:0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82號B1(蓮德品素天地)。(原信誼基金會斜對面)
【交通指南】: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直走到寧波西街右轉,再直走過牯嶺街
【聯絡人】:0963596196(Joy),0963579943(Watson)
【報名網址】:http://bit.ly/191019大成
【注意事項】:繳費後恕不退費,若因故無法參加,只為你保留到下一場次的大成或果行系列講座,或可自行尋找遞補人選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