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有時翻一部愛情喜劇片,賺到的稿費相當於三部恐怖片

文/ 陳家倩

作為一個自己接案的字幕譯者,接案與收入的管理要比一般上班族來得謹慎,才有辦法在這個業界長期生存下來。那麼字幕譯者的收入如何呢?由於大銀幕和小螢幕的計價方式不同,以下分開兩節說明。

電影字幕翻譯的公定價

電影字幕翻譯有所謂的公定價,翻譯是「以句計價」,一句七~八元起。事實上,一句七元的公定價行之已久,至少我入行過了十幾年都未曾調漲,後來是金馬影展和台北電影節率先調漲,主動將譯者的價碼從一句七元調到一句八元,所以業界也逐漸接受一句八元的公定價。不過其他影展或有些片商仍是以一句七元當作公定價。

不過在電影字幕翻譯界,每個譯者拿到的單價可能不同,有時會因資歷而有所差異,大約每句差個○.五~二元。不過也有每句單價差距很懸殊的情況,主要是美商與獨立片商的差別,美商願意支付給譯者較高的價碼。

如果你跟某家片商合作多年,雙方一直合作愉快,對方也很肯定你的實力,若是你覺得自己的價碼沒有達到個人標準,或者你有自信拿到更高的價碼,那你也能適時跟對方要求漲價。不過,譯者跟每家片商要求的單價最好相同,因為片商之間都互相認識,若某家片商發現你跟他們收取的價格比別家片商高可能就不太好。

如果合作的片商是美商,譯者就不必特別講價,因為美商給的價碼已經算是全台最高(幾乎也是公定價)。不過要擠入美商「認證」的譯者名單並不容易,全台灣大概才十個人,因此美商可說是字幕譯者夢寐以求的合作對象,接到的電影既是高知名度的娛樂大片,每句的單價又高,只是美商的片量通常不多,加上大多是急件,趕稿壓力也不小。

電影類型會影響每部片的收入

由於電影字幕翻譯是以句數計價,句數的多寡會直接關係到一部電影的翻譯收入。一部電影的對白大約落在一千到二千句之間,除了電影長度會影響句數,電影的類型不同,句數也會有不小的差異。

一般來說,句數最多的是愛情喜劇片,經常多達二千句;句數最少的是恐怖片,少則五百句上下,多則也不超過一千句。另外,紀錄片的句數通常也不少,一部兩小時左右的紀錄長片,句數大約會有一千五百句,但紀錄片不一定好翻,因為需要查詢不少專有名詞,經常會比其他片型更花時間。

不過,也並非每個譯者都喜歡句數多的電影,有的人偏愛翻句數少的電影,因為可以快速累積更多的作品量。我個人喜歡翻句數多的電影,因為以翻譯流程來說,每部片橫豎都要花時間看過兩次,所以台詞比較多就表示能賺比較多。

有時翻一部愛情喜劇片,賺到的稿費相當於三部恐怖片。恐怖片的台詞最少,但相對來說比較好翻,例如某個角色在林中與朋友走散,就一直大叫朋友的名字「Michael」,接下來可能好幾句台詞都只是重複大叫這個名字,譯者就完全不必花大腦,連續打出(或複製貼上)好幾行的「麥可」就好;或是人物遭遇可怕或危險的情況,一直對同伴說「run」,可能也是接連好幾句的台詞都只是重複在喊這個字,譯者也完全不用費神,一句句翻出「快逃」或「快跑」就好。

※ 本文摘自《我的職業是電影字幕翻譯師》,原篇名為〈電影字幕翻譯的收支管理1 電影字幕翻譯的計價方式〉,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