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夕:在最壞的時代,要做一個最好的人
文/林夕
何韻詩在台灣被潑漆那天那一刻,其實我也是站在人群中的一顆微塵。
根據阿詩現在勤於修讀的《金剛經》所開示,我們這些在三千大千世界中切割到小無可小的「善男子善女人」,眾多微塵為了因緣和合而聚,謂之微塵眾。這因緣就是在這五濁惡世中,眾微塵站起來,為支持公義,對抗邪惡而聚合。
我這弱弱的微塵體質一向虛弱,那天暴雨幾乎沒停下來過,穿著全身雨衣依然濕透的我,從濟南路出發邊走邊懷疑自己體力是否能走完全程,然後再擠在人群中參與完集會。
我也是遊行集會常客,有一回在青島南路暴曬了三個小時,旁邊的學生就問我要不要請醫護,把我送醫院,結果回家後就中暑了,嘔吐了一整晚。自此有自知之明,擁有堅強意志,還是要做一個身體強壯的人。(我的收穫見第二章「照顧自己」)
回到那天,奇蹟發生了,我能夠冒雨六個小時之後依然無恙。回想起來,就是想著回到集會現場,跟阿詩在台北相認一下,才能撐得下去。後來見不著,想發個訊息給阿詩,雖然相信他不必什麼安慰問候,可又想他忙著,翌日又要為這場運動飄洋過海奔波勞碌,還是別打擾了。
如此客氣,可見,我們其實沒那麼熟啦。記憶所及,我們在雨傘運動期間,總共只在金鐘現場見過兩次面,為了寫他《是有種人》的歌詞,通過一次電話,但這跟讀者有什麼關係?有,我想說,微塵與微塵之間,只要是同路人,擁有相同的信念,都是熟悉的陌生人。我們真人交集雖然不多,但又好像相識已久,因為在雨傘運動後,他就成為我心目中真正勇者的榜樣──慈悲與智慧雙修。
被中共封殺,寒蟬效應之下,在香港的演出,連贊助商都嚇走了,但阿詩像暴風雨般,沒有停下來,自己的城市自己救,自己的演出自己來,不求大金主贊助,有種的香港人就是最大最堅實的贊助商,而且同時拓展其他相關業務。不選擇下跪的人不是沒有,可沒幾個能如此靈活能幹,最值得學習的是:冷靜。
時代與因緣讓阿詩從一個有想法的歌手,蛻變成站在抗爭前線的勇者,這轉身,華麗而動人,打動很多人的想法:被打壓封殺,別怕,那是角色轉換的契機,別放棄,活著就是要不斷進化、改良。阿詩還是活得好好的,更為生命帶來更多體驗,比從前更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說句正能量的話:這逆境,機會難逢喔。
如果我說何韻詩是真香港兒女,我猜他不會同意,(見「放下ego,放下自己」)因為榮光的確歸於全體香港抗爭示威者,一個也不能少;而且會有人說他搶鏡頭啦、刷存在感啦。還有更難聽的我也聽過,在這裡也值得公開。
那人說:「他不過就是想從政,失去了大陸市場,歌手之路斷了,就預備參選之路。」我幹的一聲,這什麼幹話,於是回嗆說:「存在感?這種存在,你刷刷看,這種代價是很多人捨不得付出的。嗯,沒有了中國市場,就不能唱歌了?繼續當歌手就餓死了?當歌手的初心就是要賺十三億人的錢了?然後,即便真的從政,就是要參選香港立法會議員,又如何?藝人就不能有政治立場,不適合從政,這有多迂腐。請放眼世界,不必說西方國家,看看台灣,你說過閃靈的林昶佐本來可以靠演出賺很多,何必當什麼立委呢。唉,歌手只能只為賺錢,沒有個人想法,沒有靈魂信仰,尤其是閃靈,還值得聽多久呢?」
自雨傘到如今逆權抗暴運動,論表行動與述能力,阿詩大有條件從政,有沒有這意願,就看他人生規劃了。我就學台灣政治人物的口頭禪:「樂觀其成,無論怎樣,都尊重啦。」事實上,無須什麼名義,他已經在參政了。
阿詩當然是勇者,香港人都很勇敢,但周遊列國演講,在外國政要雲集的場合,報告香港的實況、宣揚香港的理念,就不只道德的勇氣,還有克服這沉重心理包袱的勇氣。最初看他幾次的演講表現,要按千千萬萬個讚,同時也想像,從準備講稿到臨場發揮,好不容易啊。哈哈,原來他也有怯怯的慌忙時候,看完他自述,演講的初稿也是在遊行途中坐在橋底下草擬的,這更會讓我們體會到,勇氣是經過一點一滴累積起來,而不是僅僅憑盲目衝動,逞一時之勇。信心是從不斷懷疑自己,才建立起堅實的自信。
說了那麼多抗爭示威遊行打壓封殺,這本書其實不只是阿詩抗爭心路歷程,第一章《看見世界》固然是身為「同路人」以至「同病相助」者看得津津有味的實錄,對我最有助力的,卻是之後三章的「起義生活指南」。
我今年的生日願望,就是在最壞的時代,要做一個最好的人。在台灣撐香港的音樂會以及專欄中,也說過要做一個強壯的人。
好人與強壯的人,說來簡單實行難,特別是這段期間,有血性的「好人」難得睡一個好覺,都捨不得不看慘烈的抗爭直播,想吃一頓好的,都擔心著又有沒有什麼「凍未條的大代誌」。
阿詩坦白無私記下了「做一個有血性的好人,如何免於吐血而亡」的體會。要強壯,不只是個空泛的概念,如何照顧自己?該章節細緻到自述在飲食習慣上要起義,吃得健康的「食譜」,這也是我近來開始想做運動,才能繼續參予運動的動力。當我看到起床後為什麼要鋪床,以及拖延症兩篇文章,禁不住科科科,想跟所有人共勉之。
親愛的台灣朋友,雖然說台灣與香港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雖然說不是每個人都要在抗爭中過活,但是,當你仍在這裡,要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生活就是不斷的起義,改良自己就是不斷的抗爭,生命就是不斷對活在舒適圈的革命。
何韻詩跟我們分享的,可以說是實用性的「生活起義指南」,特別是在每個人面對社會這巨大機器時的無力感,沒有什麼可以做的時候。
※ 本文摘自《當你仍在這裡(台灣版)》推薦序,原篇名為〈一位勇者的生活指南〉,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