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童咳嗽不止時,只要向治咳婆婆祈求,就能立刻痊癒。
文/柳田國男;譯/侯詠馨
治咳婆婆
我想祂以前的容貌應該十分安詳吧。如果不是這樣,應該不會特地從地獄來到人間,這麼親切地關心著活在人世的小孩。如今,三途河的老婆婆依然露出可怕的表情,是孩子們的好朋友。
過去,東京也有許多稀奇的傳說。我們來聊聊跟大家比較有關的故事吧。
位於本所(位於東京都墨田區)原庭町的證顯寺,寺廟旁的小巷子裡,有一尊莫約兩尺(一尺約三十公分)高的老婆婆石像,孩童咳嗽不止時,只要向這名婆婆祈求,就能立刻痊癒。祂戴著大大的石斗笠,蹲著身子,雙手拄著下巴,露出宛如見到鬼怪的恐怖表情,怒視著前方,卻總是圍著桃粉色的圍兜,應該是疾病痊癒的人獻上的供品。孩子們稱祂為治咳婆婆(咳のおば様,Seki no Obasama)。
據說莫約百年之前,江戶(東京的舊名,明治維新時改名東京)各處都有這樣的老婆婆石像。築地二丁目的大名(掌控當地的諸侯)稻葉對馬守的中屋敷(江戶大名的藩邸分為上屋敷、中屋敷及下屋敷,大名及家人平時居住於上屋敷。中屋敷多為備用住處,或是供家臣赴江戶服勤時居住。),也有一尊有名的治咳婆婆,每當家裡的孩童罹患百日咳等棘手疾病時,父母都會私下拜託守門人,讓他們進入這座宅邸參拜石像。也有人說祂本來只是外型像老婆婆,約兩尺的天然石頭,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雕成石像,而且還跟老爺爺的石像配成一對。據說老婆婆比較柔和,體型比較小,老爺爺比較大,表情猙獰,奇怪的是,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差,如果把祂們擺在一起,老爺爺的石像一定會倒在地上,所以將祂們分開,彼此之間隔了一段距離。祈求治咳的人,一定會帶來炒豆子或是香煎小米菓,搭配煎茶,同時祭拜兩尊石像。其中,最常聽聞的拜法是先向老婆婆祈求咳嗽痊癒,接下來再去拜老爺爺。「老爺爺,剛才我已經求那位治好我的咳嗽了,看來老婆婆辦事不牢,還是麻煩您吧。」求完再回家。據說只要這麼做,疾病很快就能痊癒。(《十方庵遊歷雜記》第五篇)
這對火水不容的老爺爺、老婆婆石像,到了明治時代,一時之間下落不明,不知道上哪去了,後來人們才發現,祂們搬到隅田川的東方,牛島的弘福寺。這座寺廟是稻葉家的菩提所(為安置、供奉歷代祖宗牌位而建立的寺廟),失去築地的宅邸之後,把祂們帶到此處,這時雙方好像已經不再吵架了,兩人融洽地擺在一起。除此之外,人們也忘記治咳婆婆的名號,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說祂能醫治腰部以下的疾病,於是參拜者愈來愈多了。又據說最好帶鞋子來當謝禮,於是石像前方供奉著各種不同的草鞋。(《土俗談語》)
本來是供奉食物,請求治癒嘴巴疾病的婆婆,後來人們求祂治療腿疾,並獻上鞋子當謝禮,這是一場十分有趣的誤會。
廣島市有一座空鞘八幡神社,相傳一旁道祖神(位於村落交界、山頂或十字路口的神明,防止邪靈入侵,保護居民。)的祠堂可以醫治兒童的咳嗽,有許多人來祈求,供品全都是馬沓(以稻草編製,用來保護馬蹄的護具,作用類似馬蹄鐵。)(《碌碌雜話》)。道祖神是馬路神或旅行之神,而且也是非常喜愛兒童的神明。從前,村裡的孩童全都是這位神明的氏子(住在氏神周邊,信奉同一神明的人),也有民間故事說這位神明總是騎馬造訪剛產下嬰兒的人家,決定出生嬰兒的運勢。也就是說,這位神明為了親近孩童,所以需要馬沓。各地都有由旅人供奉馬沓或草鞋的神明,如今,祂的名字也改了好幾回,各地的故事都稍有出入。治咳婆婆說不定也是這類道祖神的親戚吧。接下來,我想跟大家一起探究這件事。
除了東京之外,其他縣的各個地方,也有治咳婆婆的石像。例如川越的廣濟寺,也有嚏婆婆(しゃぶきばば或しわぶきばば,Shabuki Baba/Shiwabuki Baba)的石塔,據說有許多人來這裡參拜,求祂治好難治的咳嗽。如今,我們已經不知道哪顆石頭才是本尊了。しわぶき是古文,表示咳嗽之意。(《入間郡誌》。埼玉縣川越市喜多町)
甲州(日本古代的行政區,位於今山梨縣)八田村的咳嗽婆婆(しわぶき婆),是重量約二貫(一貫約三‧七五公斤)的三角形石頭,這裡的人們會在孩童感冒時,獻給祂乾煎芝麻及茶水。據說祂原本是埋葬客死途中的老嫗的墓碑,要是隨便搬動,可能會遭到報應。(《日本風俗志》中卷。山梨縣中巨摩郡百田村上八田組)
上總(日本古代的行政區,位於今千葉縣中部)俵田村的姥姥神,近來已經發展成子守神社,成了一座小型宮廟。相傳某位尊貴人士的奶媽從京都來到這裡,死於咳嗽之疾,埋葬在此處。因此,當地人只要拿甜酒供奉祂、向祂祈求,請祂治癒咳嗽,據說用這種方式祈求,疾病一定能治好。(《上總國誌稿》。千葉縣君津郡小櫃村俵田字姥神台)姥姥神又稱為子安大人(保佑孕婦平安生產的神明),原本是喜歡小孩的路邊神明,後來逐漸改變,人們開始以為他們供奉的神明是奶媽,在世時因咳嗽所苦,深知此病之苦,所以即便是孩子的百日咳,只要向祂祈求,一定能得救,因此信眾非常多。
下總(日本古代的行政區,位於今千葉縣北部、茨城縣西南部、埼玉縣東部、東京東部。)的臼井町,距城址不遠處,東南方的田中央,有一座小祠堂,供奉著名為阿辰大人(おたつ様,Otatsu Sama )的石頭,村人們總是獻上麥粉菓子及茶水,祈求醫治咳嗽之疾。根據臼井町的傳說,阿辰大人以前是年幼的主公—臼井竹若丸的奶媽。當志津胤氏攻陷臼井城之時,阿辰英勇地協助年少的主君脫逃,自己則躲在這一帶沼澤的蘆葦叢裡。追兵完全沒發現她的存在,正要從沼澤旁經過的時候,不巧她發出咳嗽聲被追兵發現了,於是慘遭殺害。當地的人們認為她心有不甘,所以即使是死去之後,見了咳嗽的孩子,還是忍不住想把他們醫好。麥粉菓子是將炒熟的麥子拍碎製成的粉末,想必各位也很清楚,食用之時經常會引起咳嗽。也許用意是「請您吃下它,想起咳嗽之苦」吧,據說最近還有人供奉乾煎辣椒。同時,供奉茶水的用意,應該是吃麥粉菓子嗆到的時候,配茶水可以止咳。(《利根川圖誌》等。千葉縣印旛郡臼井町臼井)
然而,東京等地的治咳婆婆並沒有類似的來歷,人們卻祈求祂醫治兒童的百日咳,這個傳說也許是後來才形成的。像有一說是築地稻葉家宅邸的治咳爺爺婆婆,以前位在小田原到箱根的半路上,一個叫風祭的地方的路旁,後來被人帶到江戶。一名叫做風外的僧人蓋了草庵,住在那裡,後來離開的時候沒把祂帶走,大概是風外父母的石像吧(《相中襍志》)?不過,正常人不太可能會把父母的石像留下來,我想祂們果然還是兩尊馬路神的石像,像是山頂或橋畔,或是像風祭這樣,道路兩旁被山丘包夾的地方,經常都能看到人們祭祀男女的石頭神像。
在日金山頂,從箱根前往熱海的地方,也有兩尊表情猙獰的石像,據說一尊是閻魔大王(閻羅王),另一尊是三途河(生死兩界的交界處)的婆婆。聽說有些行人把錢用紙包住,放進祂們張得大大的嘴裡。不過倒是沒聽說有人祈求醫治咳嗽之疾。
距今大約四十年之前,在淺草有一個小小的姥姥潭(姥ヶ淵, Ubagahuchi),人們流傳著一個關於家裡放著石頭枕的恐怖民間故事。淺草的觀音菩薩化身為美少年,來到鬼婆婆的家,借宿一晚,不知情的婆婆以石槌敲擊石頭枕,卻誤殺了心愛的獨生女(女兒當晚代替少年睡在石頭枕上),婆婆十分悲傷,懺悔後投湖自盡。相傳人們因此稱婆婆自盡的地方為姥姥潭,據說也有人相信,向這座池子祈求,一定能治好孩童的咳嗽。把酒盛入竹節中,掛在岸邊的樹枝上供奉,很快就會痊癒了,看來姥姥神也是守護兒童的神明。(《江戶名所記》)
本文介紹:
《和日本文豪一起找妖怪(上冊)》。本書作者/柳田國男;譯者/侯詠馨;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