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要的是適合拍照的料理,一切一切都要最漂亮」
文/岡田育;譯/黃雅慧
二○一七年春天,湯普金斯廣場公園(Tompkins Square Park)附近開了一家「Out East」的餐廳。紐約東村的治安曾經一度惡名昭彰,在勵精圖治後竟然也有一番時髦景象。而這家遠近馳名,坐落於東村以東的餐廳,正是時代變遷的見證。這家店一開幕,我就立馬殺了過去,一吃便成癮。簇新的裝潢、親切的服務與美味的菜色,讓我們享受難得的美食時光。嗯,在隔壁的客人來以前。
這家餐廳的後方是一大片玻璃帷幕,一樓的座席特地做得比較低,以營造開放式的挑高空間。而二樓的細長型空間,則是放置一整排雙人沙發。當天,沙發最裡面坐著一對來慶祝的男女,只聽見服務生口中說著:「生日快樂!」而我們附近還坐著兩位疑似同志的中年大叔,以及三位穿著西裝,正在用 iPad 洽商的上班族。
倒數第二個沙發座位,也就是我左手邊唯一剩下的空位,來了一對年輕男女。男方留著一頭金色短髮,修長的身材套件清爽的白色襯衫,一副運動型男的模樣。女方則是嬌小豐腴,一頭長髮側垂於胸前,雖然稱不上絕代風華,不過打扮倒也有點名媛風。只可惜她後來與服務生的對話,讓方圓半徑為之凍結。
「喂,我預約的時候說了那麼多,還以為你都聽清楚了呢,我們要的是適合拍照的料理。不管是酒、主菜或者甜點,一切一切都要最漂亮,聽懂了嗎?」
齁,小姐,妳以為妳是誰啊。
沙發座的整排客人本來各自聊著天,或忙著手中的刀叉,此時不約而同停下動作,店內瞬間一片寂靜。每次遇到這種時候,我總忍不住竊竊自喜。因為原來喜歡一邊吃飯,一邊偷窺隔壁動靜,或豎耳偷聽的,並非只有我。大家雖然不發一語,竭力裝平常心,不過臉上卻明白寫著,「靠北!奧客來了。」
❖
接下來,服務生只能全心全力應付這桌難纏的客人。我們雖然就坐在隔壁,卻像是被遺忘似的,沒人來服務或加個水。而那桌洽商的上班族,手上拿著信用卡等結帳,怎樣都等不到帳單。店裡的客人滿肚子火,這位女士卻毫無自覺。
「本餐廳的招牌菜是龍蝦與帆立貝。龍蝦處理過了,特別適合兩人一起享用。帆立貝則搭配主廚特製的醬汁……。」
「不是,我是問那一個拍起來比較漂亮?」
「……嗯,那帶殼龍蝦的拼盤,如何呢?」
「好吧,那就這個。我的酒呢?怎麼還沒來?欸,我不是說顏色要完全不同,而且有裝飾的雞尾酒,長飲、短飲各來一杯嗎?」
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哪家媒體的攝影小組事先來踩點。為了掌控拍攝進度,才對服務生如此頤指氣使,說到底也是工作所需。
不過,事情似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二十六歲的女生正找工作,準備轉換跑道;而二十七歲的男生是普通上班族。女生說:「我啊,只要在外面吃飯就是這樣。」男生說:「很好啊。」從他們的談話看來,彼此似乎還不熟,就是約個會的關係。所以既不是採訪,也不是談生意。
雞尾酒送來了。只見她挽起秀髮,整個人進入戰鬥狀態。然後,從皮包取出環形與心型的自拍補光燈。就是那種掛在手機上頭,不輸專業的打光手法。這位小姐折騰完了以後,接下來應該乾杯暢飲了吧。沒想到她卻立馬拿起酒杯,往挑空的樓梯走去,將雞尾酒在扶手上擺過來擺過去,喀嚓喀嚓的拍個不停。
當她彎著腰,拍得不亦樂乎的同時,那些兩手端著好幾個餐盤,忙著上菜的服務生也因此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扶手下方的一樓滿滿全是客席,酒杯只要一不小心掉了下去,肯定會砸傷人的。當她好不容易收起酒杯的時候,沙發區的客人全部鬆了一口氣。
不過,好戲還在後頭。只見她叫住服務生:「喂,對面那個半圓形的沙發,今天晚上有人包了嗎?幾點?喔,他們又還沒來,我拍個照片也沒差吧?來,幫我帶個位。」她的男伴竟然也貼心的起身說:「寶貝,我幫妳拿酒杯。」
於是,這麼一小條通道又擠得水洩不通。這個原本名花有主、豪華的八人餐桌便莫名其妙的,飽受補光燈此起彼落的摧殘。
此時,窩在沙發區後方,本來打算開一瓶白葡萄酒,慶祝彼此戀愛的情侶。那位一襲露肩洋裝的優雅女性與品味不凡、溫文儒雅的男性,剛剛還沉浸在幸福氛圍。此刻,卻面無表情的起身而立。我猜應該是忍無可忍了吧。服務生不斷的道歉又道歉,幫他們準備一個更寬敞的座位,同時眼明手快的將餐盤與冰桶也給移了過來。我不禁想,結帳的時候不是會給一些折扣嗎?不如就送一大盤甜點吧。
這位錯過好戲的女生,回到座位以後,竟然忿忿不平的說:「齁,我知道了啦!這個雙人座位還是太近了!這個絕對沒拍好,而且對隔壁的客人太不禮貌了。」換句話說,千錯萬錯都不是她的錯,有問題的是這家餐廳的格局設計。對於自己周遭空無一人的景象,反而笑笑的說:「太棒了,我就是需要這麼大的空間才能拍個痛快。不錯,不錯,服務生還挺上道的!」
我等了又等的薄荷義大利寬麵終於上桌,雖然好吃到不行,可惜我已食不知味。因為當我目睹隔桌的女生,連那一大盤龍蝦都不肯放過,放在樓梯欄杆上拍個不停。敷衍的吃一兩口冷掉的料理,又急忙進入作戰模式的模樣,就不免心生厭惡。
❖
如果能夠破口痛罵:「我長這麼大,還沒看過這麼沒有常識的女人!」該有多大快人心啊。可惜的是,她雖然窮凶惡極,卻也不是唯一的一個。例如深夜的西麻布,那些捧著昂貴肉類拼盤,頭歪一邊、用力睜大眼睛並且仰角自拍的女孩;在壽司或天婦羅老店,不客氣的鑽進吧檯後面,跟師傅搶著合照的大叔;拿起紙巾沾著杯子的冰水,將桌面擦得一乾二淨,裝好近攝鏡頭,等待蓋飯上桌的拉麵狂;不管去法式高級餐廳或大眾居酒屋,總是穿著同一套洋裝,並且習慣來張合照的美魔女……。其實,日本也不遑多讓。總是有那麼一群人專注於拍照,連帶著讓其他客人覺得食不知味。
當這位女生又對著欄杆,拍攝她的第三道菜,與第二杯雞尾酒的時候,她的男伴來跟我們致歉了。
「你們要結帳了嗎?真的是很不好意思,坐在我們隔壁,你們都不能好好享用美食吧?」
我們也客套的回說:「欸,沒關係。嗯,妳朋友是哪一位名媛嗎?美食評論家?還是網紅呢?」
「嘿,你猜對了。她常在OpenTable(網上訂位平臺)上發表文章喔!」
唉唷,我還以為是更有名的網紅或部落客。原來不過是在一般的訂位網站,寫一寫感想的路人甲。我雖然難掩內心的失望,但他的臉上卻散發出驕傲的光芒。他興奮的介紹,她可是非常有影響力,寫的評論不僅榮登過排行榜前幾名,偶而寫幾篇美食報導,也有不少額外收入。瞧,厲害吧。看起來他被這個剛剛認識的女生耍得團團轉。他瞄到我包包裡的無反相機(mirrorless,無反光鏡的相機,又稱為單相機),然後說:
「欸,妳的相機挺高級的嘛。性能比手機好很多吧。」
「喔,我就是閒來無聊拍兩張。」
「Oh…You should also make money with it!(不會吧……這可是非常棒的生財工具啊!)」
他想說的是,妳只要稍微勇敢一點,多下一點功夫,加上滿腔熱情,就能像我的女伴一樣,靠著美美的照片與文章換取金錢,在網路上闖出一片天。這位二十七歲的年輕人,用他那清澈的雙眼為我加油打氣。我回他一句:「I hope so.(希望如此)」便與友人步出餐廳。
雖然我不清楚這位女生到底有什麼呼風喚雨的能力。不過,我還當真可以靠著勇氣、努力加上熱情,將我的「食不知味」訴諸於文字,換取溫飽的食糧。就某種意義而言,我其實也是一丘之貉。
不過,老兄你呢,我也不毒舌了。總而言之,趁早分手吧。因為她與你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從頭到尾就沒看過旁人一眼。可以讓我耐住性子,勉強「敷衍」的不過是「maman」那個很會裝熟的大媽罷了。
話說回來,這家 Out East 還挺不錯的,卻撐不到一年就關門大吉了。我雖然不清楚前因後果,不過大抵也能想像,便忍不住雞婆的為它扼腕。
※ 本文摘自《天國飯與地獄耳》,原篇名為〈與網紅共進晚餐〉,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