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鬼店》靈感來自親身經歷,史蒂芬金嚇到差點摔下床

文/黑色酒吧

想來會翻閱本書,來一篇驚悚怪談配飯的讀者,對於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這位被稱作「恐怖大師」(King of Horror),今年高齡七十三歲的美國驚悚小說作家,至今已出版六十一部小說、六部非虛構作品和無數短篇故事,作品狂銷超過三百五十萬本,許多都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二○一七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將史蒂芬金正式登錄為「全球最多文學創作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的作者」)。其中最經典,同時也是奠立史蒂芬金地位的一部小說,無疑就是一九七七年出版的《鬼店》(The Shining)。

喜愛恐怖故事的讀者們,請問你可曾想像過「恐怖小說家」是什麼樣子的人呢?

藝高膽大、陰陽怪氣、心狠手辣?創作過那麼多厲鬼殭屍血肉橫飛場面,還有什麼會讓他們害怕?

嗯,但就像筆者本人其實膽小如鼠(沒人在乎好嗎),恐怖作家也不如大家想像得那麼橫眉冷對千鬼指。事實上,讓史蒂芬金一炮而紅的《鬼店》,就是在一間害他睡不著覺的飯店中,被嚇醒後得到的靈感。

風雪交加的夜晚,神祕客造訪鬧鬼飯店

這個故事,要從一九七四年的冬天說起。

這一年,史蒂芬金已經寫出兩本以緬因州為背景的小說,決定轉換一下寫作環境,為下部作品打造一個全新的場景。於是他和妻子在廚房桌上把地圖攤開,隨便指一個地方,然後就動身前往那裡住上一段日子。

史蒂芬金閉上眼睛,隨手一指,指到位於美國中部,科羅拉多州的波德(Boulder)。

一九七四年十月三十日,一個暴風雪的夜晚,兩名客人 check in 位於洛磯山國家公園不遠處、群山環繞的史丹利飯店(Stanley Hotel)。他們正是被大風雪困住的史蒂芬金和其妻子,也是當晚唯二的兩名住客(嗯,悄聲說如果「住客」只單純算活人的話)。

該說是冥冥中注定嗎?史蒂芬金無意間入住的這間史丹利飯店,簡直是為一個想尋找恐怖靈感的作家量身打造的完美地點。早在這位恐怖小說家入住之前,史丹利飯店就已開始有鬧鬼傳說。且不只一件。

一九四○年,飯店創立人史丹利(Freelan Stanley)過世後,飯店內的靈異景象便一個接一個出現。一開始是聽見無人的音樂室裡傳出彈奏琴鍵的聲響;而後是員工一個人在大廳裡,突然被兩隻手臂向後猛拉;接著,愈來愈多房間都開始出現鬼魂身影。比如 401 號房,有個男人的形象會伸手去玩女人的頭髮,摸她們的腰、腿、肩膀等等(據信,這鬼魂是以前擁有這塊地的愛爾蘭男子 Lord Dunraven)。418 號房有個小女孩鬼魂,喜歡開開關關玩浴室的燈。有個牛仔鬼魂,則特別喜歡拜訪 428 號房,你可以禮貌地請他離開,但條件是他一定要在女士頭上親吻一下。(真是個……浪漫的鬼?)

還有一則靈異傳說:217 號房曾經有一名住客因為太暗,要求女僕點上燈火。沒想到瓦斯剛好漏氣,門一打開就瞬間產生氣爆,女僕直接摔到樓下去。雖然她後來幸運活下來,但是從此以後,這間房開始出現許多像是服務生所為的怪事:比如住客經常發現他們隨意脫下的鞋子,鞋帶會自動繫好,或是當他們如果有東西掉了,回房後又會發現不知是誰把東西整齊地放了回去。

史蒂芬金當晚入住的房間,便是 217 號房(這也是《鬼店》中,217 這個房號的由來)。他對整間飯店都很感興趣,身為唯一住客,飯店員工也樂意讓他四處窺探參觀。史丹利飯店空蕩蕩、充滿回聲的走廊,整體裝潢古典中摻雜沉重感的奇異氛圍,都讓史蒂芬金興致盎然。

而史丹利飯店的眾鬼們,也沒有讓這位未來的恐怖大師失望。根據史蒂芬金的回憶,住在 217 號房的那個晚上,他忽然噩夢不斷,反覆從睡夢中驚醒。其中一個夢境裡,他看見三歲的小兒子,在長長空蕩蕩的飯店走廊上逃命,身後追著一條不斷跳動搖晃的消防水帶。史蒂芬金一身冷汗地醒了過來,還差點摔下床。他決定去陽台抽根菸冷靜一下,「當我走出陽台的一剎那,就像被雷打到一樣,整部小說的骨架在我的腦海誕生了。」

我拍《鬼店》,但我不相信有鬼

一九七七年,《鬼店》在美國出版,隨即大受歡迎,奠定了史蒂芬金在恐怖小說界的主流地位。不久後,著名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更將它改編為電影。片子在一九八○年上映後取得巨大成功(雖然就像庫柏力克的每部電影一樣,也有很多負評),甚至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也最有影響力的恐怖電影」。

儘管電影票房亮眼,史蒂芬金卻非常不喜歡庫柏力克的改編。原因之一是庫柏力克曾打電話給史蒂芬金,說:「你不覺得鬼故事其實是種樂觀的存在嗎?這代表人類可以經歷死亡而仍然存在?」

史蒂芬金回答:「但庫柏力克先生,還是有地獄存在呀。」

經過一陣長久的沉默,然後庫柏力克說:「我不相信有鬼,也不相信有地獄。」

你不信鬼,卻想拍《鬼店》?對於正是在鬧鬼飯店中被嚇醒才寫出《鬼店》的史蒂芬金來說,可想而知這種宣言有多不中聽。電影上映後他毫不客氣地批評:「我一點都不在乎庫柏力克拍的《鬼店》,它就像一部沒裝上引擎的凱迪拉克,外觀華麗但裡面空空如也。」

不信鬼的庫柏力克,不但看都沒看史蒂芬金親自改寫的劇本、擅自拿掉書中主角被鬼附身的情節,甚至還改換了故事的場景。《鬼店》的取景和內景搭建,並未參考啟發史蒂芬金靈感的史丹利飯店,而是另一間位於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阿赫瓦尼飯店(The Ahwahnee Hotel)。而電影結尾上演大逃殺、著名的「花園迷宮」則是為了拍攝而特別搭建的場景。

後來,因為太多影迷紛紛前往史丹利飯店想朝聖這座迷宮,為了不讓訪客撲空,該飯店在二○一五年也蓋了一座小花園迷宮,並開辦各種 ghost tour 導覽行程(當然,也要花上大把鈔票)。直到今日,每天依然有許多史蒂芬金的書迷或《鬼店》影迷前來觀瞻,甚至入住一晚。

而史蒂芬金自己,似乎也一直無法忘懷史丹利飯店的眾鬼們。一九九七年,他親自為另一部由《鬼店》小說所改編的同名迷你影集編劇(也被稱為《史蒂芬金之鬼店》),由米克‧蓋瑞斯(Mick Garris)執導,並重新回到史丹利飯店取景拍攝。或許,對史蒂芬金來說,這也像是終於給了當初啟發他靈感的鬼魂們一個應得的交代吧!

至於你,是喜歡不怕鬼、不信地獄的導演所拍出的驚悚電影,還是比較愛被鬼嚇醒、徹夜難眠的作家寫出的恐怖小說呢?

※ 本文摘自《黑色怪譚》,原篇名為〈讓史蒂芬金嚇醒的真實「鬼店」:群鬼亂舞的史丹利飯店〉,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