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想悄悄撫平孩子學習上的抗拒感,「教教我」三個字很好用

文/鈴木颯人;譯/黃筱涵

「看看妳有哪裡不懂,我來教妳。」或許會有家長這麼想,可是,這種作法其實是錯誤的。最棒的方法,其實是家長請孩子教導自己。

最近相當受矚目的教育方法──學習金字塔,是以金字塔型的圖表,表現出各種學習法的效果高低。

從學習金字塔可以看出,單方面聽課時的學習效率最差,但是指導他人時卻能夠提升至九○%。也就是說,學習上愈是主動積極,輸進腦中的知識就愈紮實。

其中,學習效率特別高的「小組討論」、「實作演練」與「轉教別人」,皆屬於「主動學習」。主動學習有助於深度學習,因此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頂尖大學,也活用這類教學方式,成功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力。

請各位也在家中實踐如此作法吧。

「知名大學的作法,怎麼可能在我家實現?不可能不可能!」各位不必想得太複雜,只要這樣告訴孩子即可:

「媽媽(爸爸)看不太懂這邊,可以教教我嗎?」

此外,「小組討論」這個方法聽起來很誇張,事實上只要透過對話,或是和孩子一起查資料找到解答即可。

家長不能一味地指導孩子,應運用「教教我大作戰」,在刺激孩子自尊心的同時,悄悄帶走孩子對科目不擅長的偏見。

當孩子有喜歡的科目時,也應讓孩子盡情學習。擅長什麼事,就不斷提升這方面的能力。我也經常這麼告訴運動選手:「盡量培養出自己的絕招,並努力追求專精。」就好比「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專精一項事物,學會靈活思考後,自然便能通透多方領域。

當專長提升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遇到瓶頸,此時孩子也能進一步意識到自己必須在「其他方面」加以練習。

舉例來說,有位很喜歡打擊的棒球選手,整天埋頭在打擊練習上,結果打擊能力受到認可,成為代打的首選,但始終都只是板凳區的候補選手──因為他的守備能力太弱了。這位棒球選手注意到這個問題後,就拚命練起了守備。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一股腦投入在喜歡的科目裡,就讓孩子盡情去學習。因為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

等到未來有了明確的目標後,孩子就會發現:「只有社會科成績好是不夠的,我也得學好數學才行。」當事人感受到必要性時,就會主動去做好。各位家長只要相信如此的未來遲早會登場,努力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即可。

※ 本文摘自《與刺蝟孩子的對話練習》,原篇名為〈指導他人,讓孩子不再抗拒!〉,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