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新生、新婚夫妻、夜班工作者,體重容易突然失控
文/安德魯.詹金森醫師;譯/吳國慶
我有許多患者(包括小時候並不胖的患者)都說他們在這輩子的某段「特定時間」裡,體重才開始增加。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他們甚至根本沒想過體重問題,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然後發生了某些事,讓他們的生活產生某些變化,結果導致這段時期的體重失控。這些患者所說導致體重增加的生活事件通常包括:
- 離開家
- 上大學
- 結婚
- 夜班工作
- 新工作
- 搬到其他國家
一旦發現體重突然增加,他們就會試圖做一些改變,例如聽從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維持低熱量飲食(甚至也會買最新的奇蹟飲食書來看)。在短暫減輕體重後,他們的體重設定點當然也進一步升高,這就是麻煩真正開始的時刻。也許經過十年、二十年重複的短期節食過程,不斷地把體重設定點推高,讓他們的身體對瘦素產生抵抗(如第五章所述),接下來便導致全面發胖、無法控制。這就是許多患者進到我的減肥診所之前的親身經歷。
從本書第三章和第十二章的內容裡,我們知道為何節食會導致體重設定點升高,因為我們等於在告訴自己的身體,要為可能到來的飢荒做好準備。然而,為什麼這些患者描述的生活其他事件,也會導致體重設定點上升呢?
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些常見的生活事件,看看他們的環境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導致自己的體重設定點變化和體重突然增加。如果我們瞭解觸發體重設定點上升的原因,就有機會加以控制。
新的地平線
讓我們先看離家去上大學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人體需要更大的「能量箱」?請想像一下在過去的歷史上,年輕人離開家庭、部落或家鄉,冒險進入未知的世界、進入曠野中,也就是進入獲取食物的「不確定」情況中。在這種無法確定溫飽的時刻,身體想要更大的能量儲存是件相當自然的事。在這種情況下,體重設定點的升高可能是由壓力激素皮質醇所引起。如今的青少年離開家進入陌生的大學世界時,通常也會產生相同的壓力荷爾蒙(參1)。皮質醇可以作為治療發炎疾病的一種藥物,其副作用便是產生旺盛食慾和覓食行為(可能也會讓你略微狂躁,這點可用來解釋許多大一新生的行為)。而食慾增加就會導致體重增加,因此較高的皮質醇水平便會導致體重設定點升高,這更能解釋為何大一新生平均會出現體重增加5.5公斤的情形(參2)。
壓力→高皮質醇→更高的體重設定點
我現在宣布你們……餓了
婚姻呢?跟沒結婚的人相比,為什麼在結婚頭兩年會導致夫妻體重明顯增加?(參3)這也是壓力造成的嗎?
儘管婚姻和親戚都會帶來相當的壓力,但婚後體重明顯增加的原因並不僅限於此。事實上,有研究證明幸福的夫妻所承受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比起單身人士來得更少(參4)。
然而,婚姻通常是「建立家庭」的先決條件,新婚夫妻結婚後的前幾年,會比只是同居的男女更有機會生下小孩。因此對於許多夫妻來說,無論是有意識地或在潛意識感受到的「婚姻」概念,都是開始準備一個「甜蜜的家」的信號。在這個時代裡,一對夫妻往往會先制定確實可行的財務計畫,他們可能會選擇住在有能力負擔的房子裡,以應付嬰兒的到來。他們也可能會盡量讓自己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應付這種情況,例如許多夫妻會延後婚禮,直到先有了房子才結婚。而且,他們通常也會為家人與房子買好各種保險,以保護自己受到意外事件的影響。
但是人類並不一定總得到擁有住所或食物供應上的保證,這些都是現代的奢侈品,也是我們的基因無法理解的變化。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我們的游牧祖先只有一種保險措施,那就是身體面對飢荒時的「保險」措施。從演化角度看,當一個家庭即將誕生嬰兒時,如果男人和女人的體重設定點都能提高的話,對生活會有相當的幫助。因為父母雙方可能在母親懷孕時期需要更多的能量儲備。而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如果設定點提高,即使遇到糧食短缺的情況,母親也能安全地懷孕,父親則更有能力保護和養活自己的家庭。
對於女性而言,增加的能量儲備(以脂肪的形式保存)將能確保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也有機會懷孕,這些額外的體重可提高她的生育能力。從男性角度看,當配偶懷著你的寶寶時,也會同時帶來一些新挑戰,這是大多數哺乳動物常見的捍衛之戰。尤其是像黑猩猩和人類這樣的靈長類動物,必須花時間保護自己的領土,阻止其他男性有機會與你的配偶相處,也就是你在執行守衛配偶或領土的職責時,覓食的機會便會減少。而對這種情況最明智的保險,便是先發制人的增加體重,也就是讓身體擁有更大的「能量儲備」,好保護家庭並養家活口。雖然導致體重設定點增加的完整機制目前尚不明瞭;不過我們確實知道在結婚後,男性的睪固酮水平會降低,女性的動情激素水平會升高(參5)。男人的睪固酮水平降低有助於家庭穩定,但也會導致體重增加;而女人的動情激素含量變高,可提高生育能力,但也就代表脂肪的儲存量會增加,尤其在臀部和胸部的位置(參6)。
一旦結婚後,隨著夫妻各自的體重設定點升高(為家庭做準備),便會驅動他們出現尋求食物與囤積食物的行為,也會促使食慾增加,並以較慢的新陳代謝來幫助體重增加。一般認為,結婚後體重增加的解釋可能是夫妻因為「幸福」而「放棄」控制體重。不過這種說法可能並不正確:因為他們更像是透過生物學的標準程序增加了體重。[1]
婚姻→較低的睪固酮(男性)→較高的體重設定點
婚姻→較高的動情激素(女性)→較高的體重設定點
夜班護士
當我還是初級醫生時,晚上經常會在病房區待上很長的時間。我對醫院在凌晨三點時的安靜狀態有過許多美好回憶,例如與和善的夜班護士聊天和大笑等。我還記得,夜班護士的一個特色就是她們的「體型」。平均而言,她們似乎比白天上班的護士重約 14 公斤左右。在那個稚嫩的初級醫生年代,我甚至以為她們本身就是過重或肥胖的人,所以決定選擇安靜的夜班護士工作。一直到我開始在診所與肥胖症患者談論病情時,才意識到「夜班工作」其實就是導致體重增加的原因。
現在已有證據顯示,「夜班工作」的人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在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志願受試者所發生的生理變化,而這些志願者處在與夜班工作者相同的睡眠中斷情況下。研究證明,他們的瘦素水平降低,而瘦素便是控制體重的荷爾蒙(參7)。
通常在節食時,瘦素水平會下降,導致食慾增加和新陳代謝降低,以保護身體免於繼續減重。然而,在夜班工作者睡眠模式變化測試的受試者中,並沒有節食者的熱量限制或是其他體重減輕的因子,來觸發較低的瘦素水平,因此他們身體裡瘦素下降的原因,純粹來自於睡眠遭到破壞。因此較低的瘦素水平,讓他們的體重無法減輕,並會透過提高設定點來刺激體重增加。
此外,科學家也發現,夜班工作會增加胰島素和皮質醇水平,而且夜班工作者通常也會有較高的壓力荷爾蒙(跟導致大一新生體重增加的原因相同)。
夜班工作→瘦素較低→胰島素較高(瘦素抵抗)+ 皮質醇較高→較高的體重設定點
我有幾位在跨國企業擔任高薪職位的患者。這種工作增加了他們生活中的壓力,但同樣重要的影響是他們必須定期出國、長途飛行,因而他們的睡眠會反覆遭到破壞。所以就像夜班護士一樣,他們的體重設定點升高,而且通常是從他們就任新職位的時候開始變胖。
註釋
[1] 有些人會說,他們與真愛相遇並「同居」之後體重就增加了,因為這種生活上的改變也會觸發與婚姻相同的生物連鎖反應:也就是提高你的體重設定點。這並不需要結婚證書就辦得到!
※ 本文摘自《我們為何吃太多?》,原篇名為〈大地的脂肪〉,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