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也青春】主要想談的是鄭問的畫有多特別——陳逸華談鄭問的《刺客列傳》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在節目正式開錄前的溝通時,習於文字且是太史公迷的我,詢問是否開場要先介紹《刺客列傳》中收錄了哪五篇(哪五個刺客),以及大致的故事梗概,然而逸華直接告訴我,他想談的集中在鄭問的畫技及展現的效果。
這不啻當頭棒喝,確實既然要談鄭問,當然重點要談他如何找到新的創作技法,亦即水墨,而這項技法最終在「刺客」這個題材上,發揮了多大的作用,給讀者帶來多強烈的視覺震撼。
鄭問在自序中也說,為了更強勢地演繹司馬遷原著中的悲劇色彩,在試過沾水筆、水彩等西式畫法後,覺得怎麼也無法表現出其中悲愴壯烈的意境,最終嘗試用傳統的國畫工具毛筆,在宣紙上一幅一幅地勾勒、上色,才豁然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來。
然而這本書大小共五百多幅,既有景、有人物、要照顧視角,處理留白,善用渲染,無一不需費盡心神,且任一幅都不能有差錯,必須一氣呵成,否則將前功盡棄。這是多麼大的工程,而這只有鄭問才作得到。
逸華指出,例如曹沫出場,鄭問很可能借用了摔角中的一種招式德式背摔,來強調並放大刺客曹沫的破壞性。
又如在專諸那篇的一幅小長幅,描繪江邊的船與水牛,用的即是渲染手法,沒有工筆加上輪廓線⋯⋯
又如一身布衣的聶政、反手握著白布包裹的屠刀,畫面幾乎占據整個前景,遠方的宮殿和士兵盡在聶政腳下,來凸顯一介屠狗輩的氣場,並且預示接下來的惡鬥將有多血腥慘烈。
逸華快速而精要地為我上了一堂鄭問水墨連環漫畫的課。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經典也青春」,聯經出版副總編輯、同時也是愛書人與藏書家陳逸華,談鄭問的《刺客列傳》。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