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身掛六十斤重的鐵球,在山間小徑中來回行走萬步
文/王薀老師
汪老居士是早期在一家專門出版道家書籍的出版社,所認識的一位在家潛修老道,據他所說,他的道功源始於家學祖輩所傳,在未來台灣之前,也曾經感嘆人生短促如浮雲朝露,因此一有空閒便效法頭陀一般雲水走訪十方。據他所說,曾經在廣東羅浮值遇一苦行老道,傳授他龍行蛇步,苦行老道要他每天早上到他所居茅棚,起初要汪老在褲襠和左右腰間兩側各懸掛三副總重約六十斤之圓形鐵球,呈馬步姿態,仿龍行蛇步,在山間小徑中來回行走萬步,日日如此,約一月餘後,復在兩腿膝蓋處再加二十斤。他給汪老的竅訣是把自己的身體看成是一把劍,把自己的心當作主宰此劍的主人,把自己的意念專注在腳步上的湧泉穴,心無旁騖,專心一意,稍有念頭便再重來。如此三個月後,苦行老道約他從山腳一路行走到羅浮山的頂峰,汪老自覺放下鐵球以後舉步如飛,身輕似燕,如履平地一般的感覺,並且絲毫沒有氣短、呼吸急促現象,但奇特的是,從山腳一開始,他便怎麼樣追趕也始終無法企及苦行老道之步跡。好不容易到了山峰,看那苦行老道早已在一棵老羅漢松下,邊搖晃著竹編的帽子,一邊很輕鬆地喝著水,笑笑地對他說:「我已經等待你多時啦!」可見苦行老道腿功之了得。
後來老道告訴他,現在他的形和法都掌握住了,但可惜的是神尚不能掌握,如果可以形神合一,便可以如同寶劍出鞘一般行走如風、踏雪無痕。
這汪老居士還講了一段苦行老道告訴他的事蹟:「昔日我為了學習劍步神足,去拜師的時候,師父要我來回山區中的千階石梯,在極短的時間奔走,如此三回,皆被師父喝斥,原因是氣喘如牛,而被拒於門外,認為不是那塊材料,根器不足,不堪授受,我再三跪求,師父才勉強答應,自此以後,每天的功課便是來回奔走那條千階老石階。也許是心誠則靈,天天反覆,如此下功夫苦練,結果真的如師父所言,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般,並且按照老人家所教意守丹田,入出不離人中鼻準和丹田一線之中。如此再行一段時日之後,竟然中黃二脈不用意念帶引,自然竄行。告訴師父之後,師父冷冷地回說:『不予理會……』」
根據苦行老道所說,老道的師尊姓什麼?叫什麼?道號為何?老道服侍他的師尊八年之中,全然未吐露半句,連年壽幾許?春秋多少?也全然不知……這苦行老道也頗有那般味道,汪老和他結緣,長久以來連要幫他做個壽,從未允許過,只說:「修道之人不言壽。」年年如此,一句話帶過,日後汪老聰明了,也不再多問……汪老曾經說過,苦行老道腿功已經修煉到踏雪無痕之境,汪老說他看過之後才相信小說中所寫的真實不虛。
本文介紹:
《靜坐與養生之間》。本書作者/王薀老師;出版社/善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