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灰塵不足」反而會增加氣喘的風險?

文/劉廷植;譯/游芯歆

人類未能絕跡的病症中,第一名是感冒,第二名是癌症,那麼第三名是什麼呢?沒想到竟然是氣喘。氣喘是因為肺裡的氣管變得狹窄,呼吸時氣管發出嘶嘶聲,或突然咳到無法喘息的症狀。

氣喘是由支氣管過敏反應所引起的疾病,而家庭灰塵、黴菌、蟎蟲、花粉、動物毛髮等誘發因子,則統稱為過敏原。醫生建議,若想預防氣喘發作,就得注意盡量不要暴露在過敏原之下。但目前尚不清楚氣喘發作的原理,因此也還沒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氣喘患者的數量自一九七○年以來每十年增加百分之五十左右,一九八○年之後開始激增,每天有十四名患者死於氣喘。因此有個不好的預測:如果氣喘以這種速度擴散的話,到了二○二○年,每十人中將有一人罹患氣喘。

令人奇怪的是,氣喘患者驟增的現象並未出現在落後國家,而是出現在紐西蘭、英國、荷蘭、日本、澳洲、芬蘭等先進國家。雖然生活環境比落後國家乾淨得多,暴露在過敏原之下的程度較低,但氣喘卻讓生活在先進國家的人,尤其是兒童,飽受其苦。

無塵室使肺的免疫力不足

有各種假設試圖說明氣喘盛行於先進國家的理由。第一種說法是通風不良的住宅結構和供暖過度,導致氣喘患者驟增。但是從「吸入灰塵」的實際數量來看,和過去被各種髒東西包圍的情況別無二致,因此這個假設難以成立。

第二種假設是所謂的「衛生假設」,意思是說人們使用肺這個器官時太小心翼翼了,反而容易發生氣喘。[1]根據美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生活在感染菌種和寄生蟲感染機會較少的環境下的孩子,年齡越大,氣喘發病率越高。衛生假設的出現就是以此為依據,指出由於環境比以前相對乾淨,所以稍有不潔就會罹患氣喘。也就是說,「灰塵不足」反而會增加氣喘的危險。

假定衛生假設是正確的,那麼可以去除空氣中灰塵和黴菌的真空吸塵器和空氣清淨機,反而有可能是助長氣喘發病的物品。

過去的孩童即使在霉味瀰漫的灰塵堆裡,也能很好地生活,但現在的孩子在被真空吸塵器清掃得乾乾淨淨的家裡像溫室花草般生活,造成肺的免疫力不夠成熟,面對再小的灰塵也無力對抗,因此才會罹患氣喘,不是嗎?空氣清淨機的廣告說,要保持室內空氣乾淨,才能預防氣喘和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而其效果到底能維持多久,令人懷疑。

聰明使用工具並鍛鍊身體適應環境

但實際上我們很難放棄使用真空吸塵器和空氣清淨機,沒有真空吸塵器,就得用掃帚掃地,這樣會有更多的灰塵在空氣中飄飛。再加上最近居住設施多採用密閉式窗戶,如果室內沒有空氣清淨機,人們就會吸入掃地時所產生的全部灰塵。如此一來,已經變得很脆弱的肺就更容易罹患氣喘。

在卡洛爾(Lewis Carroll)的小說《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紅皇后命令愛麗絲「妳要一直拚命跑,才能保持在同一個位置」。因為在紅皇后的國家裡,自己動才能帶動周圍的世界跟著動。為了防止氣喘,我們不斷使用真空吸塵器和空氣清淨機,但我們的肺也因此失去了預防能力,變得很脆弱。為了不讓那麼脆弱的肺罹患氣喘,真空吸塵器和空氣清淨機就得日以繼夜地運轉,說得上是「紅皇后的詛咒」。而解開這一詛咒的方法,就是一點一點地容忍「自然髒污」。

但這絕不意味給了日益嚴重的霧霾一塊免死金牌,霧霾和粉塵中滿含成分超越自然髒污的毒性物質,會破壞免疫力,使得身體無法抵抗氣喘等疾病。每當霧霾警報響起時,很多人都會責怪中國,但據說韓國燃煤發電和柴油車的增加也是罪魁禍首之一。這再次告訴我們,聰明掌控工具和科學技術,才是預防氣喘的唯一方法。

註釋
[1]Naver微生物學百科 https://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5144834

※ 本文摘自《為什麼優秀的人都有科學腦?》,原篇名為〈環境太乾淨,氣喘患者反而激增〉,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