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截自: Youtube影片

《六人行》經典不敗,在於它是一齣完美的逃避人生影集

文/克勞蒂亞.哈蒙德;譯/吳慕書

大家都說,看電視比做運動或是去夜店玩更能舒展身心,這種說法實可理解;甚至還有人覺得看電視比吃飯更能放鬆,因為看電視讓人昏昏欲睡、提不起勁,但同時又感到愜意愉快。當你辛苦幹活一整天,除了看電視夫復何求!大家都說,喜歡花時間看電視是因為它不是一項義務,還說他們覺得看電視好玩是因為幾乎沒有任何危險。所有說法聽起來都像是完美描述休息之道。

全世界從美國到中亞國家吉爾吉斯,相關研究都顯示,看電視的主要吸引力之一在於就是要放空,在多數情況下它是頭號動機。正如一份研究報告所述,我們視電視為「鎮靜催眠藥」。註22看電視不同於擺爛不動,鮮少有其他活動可以比它更不費力;擺爛不動其實比字面上更難辦到,後續章節會進一步解釋。電視提供一道逃避自我的機會,打斷我們的思緒,不再去想烏煙瘴氣的一天或擔心明天。只要看一會兒電視,我們就能轉移注意力,不再讓類似想法纏繞心頭。一份二○○八年完成的報告指出,對三不五時就陷入低潮或社交焦慮症發作的族群來說,這類情緒逃生出口特別管用,因為他們一看電視就最快嗨起來,也最能貼近劇中人物的心境。註23

或許我們深入檢視一下二○一八年下載次數第一名的節目,可以從中參透一些電視與休息之道。我們鎖定的目標是情境喜劇《六人行》(Friends),它描繪幾名分租貴森森曼哈頓公寓的二十多歲年輕人,在一九九四年首播,當時這些卡司都還留著大蓬頭,不像後來成了超級巨星那樣俐落有型。值此執筆之際,恰有《六人行》依舊叫好叫座的報導刊出,所有的廣播節目都在討論那則新聞,主持人想搞清楚,為什麼它已經下檔多年卻照樣大受歡迎。當我聽到影評人的說法時委實驚呆了。他們說,《六人行》歷久不衰的原因,在於它是一齣完美的逃避人生影集,觀眾覺得很累時,可以一屁股坐下來打開電視,不用花什麼力氣就開始收看。影評人除了總結《六人行》受歡迎的程度,我很好奇他們是否也將電視的受歡迎程度總結為一種實現身心安頓的手段?

順便提一句,前述那份二○○八年的研究裡,受試者應要求列舉個人鍾愛的電視明星(無論虛實),女性受試者最愛的角色是《六人行》中女星珍妮佛.安妮斯頓飾演的瑞秋,男性受試者的首選則是卡通《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裡的老爸荷馬.辛普森。我敢打包票,這兩個答案透露出男、女兩性的性格差異,不過大概只有老天爺知道答案!

早在一九五九年,人們就已經開始大聲疾呼看電視的諸多弊端,但美國社會學家李歐納.珀林(Leonard Pearlin)的觀點領先當代。他前往美國南部某一州的工業城市,訪問七百多名當地人看電視的體驗,其中超過九成受訪者都說喜歡看可以幫助忘卻煩憂的電視節目。他們感受到的壓力越大,就越享受這種逃避現實的觀點。珀林總結,看電視可以提供一種「日常生活調節閥」的功用,協助我們應付人生。註24此後三十年間,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每當我們感到焦慮時,經常會看電視轉移注意力。註25

註釋
註22:See Lee & Lee again.
註23:Greenwood, D.N. (2008) ‘Television as an Escape from Self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414–24
註24:Pearlin, L.I. (1959) ‘Social and Personal Stress and Escape in Television View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 (2), 255–9
註25:Conway, J.C. & Rubin, A.M. (1991)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8 (4), 443–63

※ 本文摘自《休息的藝術》,原篇名為〈電視這種鎮靜劑〉,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