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犢力回顧:飛越疆界,閱讀讓我們自由
文/吃大
去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美國《時代雜誌》宣告2020年為史上最糟的一年。當時的我們或許籠罩在這惘惘的威脅,但畢竟難以深刻地感同身受,直到五月本土病例爆發,進入防疫三級警戒,從原本大家奢望的兩週解除,一等就是73天。自此,我們的時間感大為混亂,五月以前彷彿都是去年,五月以後好像只有防疫。日復一日蝸居在家,時間有時慢得出奇,但一眨眼已年關將近……你的記憶,是否仍凍結在「人與人的連結」那一天?
2021年,犢力回顧來到第九屆。世界從不因疫情而靜止,面對今年的林林總總,我們再度以「事件為經,好書為緯」的選書方式,以書抵住遺忘,為年度做個總結。
三月時鮭魚之亂熱鬧了一陣,四月太魯閣號出軌事故震撼全台。當時的你,還不知道很快會體會到什麼叫做work from home:對話框永遠閃爍、要挑戰下廚還是叫外送、電商平台居然塞到暫停出貨、小孩怎麼上課又能去哪放風、搜尋網路影片教你在家運動。你可能已達多種成就解鎖,包括體會何謂彷彿被車輾過的疫苗副作用。
豈止於此。停電缺水的夏日一過,17億威力彩、五倍券和各種加碼券佔據你的眼球。盤點今年到底有幾場罷免,研究該怎麼同意不同意的公投。自我安慰新垣結衣就算不嫁星野源也輪不到自己,驚喜於台灣選手締造奧運最佳成績,不解為何小林同學從失分到逆轉能如此淡定,而年底時,從一場立委家暴案驚覺這社會仍不乏許多人厭女。
這樣的世界啊,我們如此微小,能守住的只有自己的心念、自己的空間和節奏。外國朋友安慰這一切他們一年前早經歷過,我明白,我只是想念國外多彩的四季,我只是想有能邊走邊舔霜淇淋的自由。
然而自由,對許多人而言仍像個夢。
放眼兩岸,香港蘋果日報停刊,中共戰機頻頻擾台。中國網路清朗行動大起,原因何止一個吳亦凡。今年是中共100週年黨慶,領導人再次強調共同富裕,影響範圍從補教業、娛樂圈、營建業到加密貨幣,但說到轉眼大起大落很難贏得了滴滴。
中美爭霸持續,而美軍撤離阿富汗,政權重回塔利班。英國脫歐生效、緬甸政變翁山蘇姬被捕、海地總統遇刺、德國總理梅克爾卸任……國際政局紛擾不休,新冠病毒持續變種,我們好難想像明日世界將成什麼樣,人類生活是否會如下半年爆紅的《魷魚遊戲》或今年完結的《進擊的巨人》?不過就先別管這個了,你可聽過「元宇宙」?
在這樣的年代,我們經常感慨,人類很渺小,人性很自私。但可能也是這樣的年代,特別能顯示出,信念很強大,人類會進化。在他國贈與我們疫苗的時候,在其實並未封城、但配合防疫整個台北簡直清空的時候…..會讓你試著樂觀相信,如今年選書《人慈》所言:「危機逼出的並非人的劣根性,而是優秀的素質。」
今年,我們始終如一地強調眼光與勇氣,讓你有足夠的洞察力穿透盲點,和行動力推動理念。在選書上,可看到各種科技的應用、和對這大疫之年所凸顯的社會問題的反省。同時,延續去年對於身心安頓的關注,期待人際關係所帶來的,是心理支援而不是認同壓力。我們也更加重視日常中的美好體驗,除了新增選書類別「生活滋味」外,從「九犢私心推」各小編的心頭好也可看出,那些輕鬆的、甚至無意義的片段,都支撐著我們的每一天。
忙著今年犢力回顧作業時,我一直想起本次選書《查令十字路84號》。這本書記錄了住在紐約的作家海蓮和英國書店老闆法蘭克,這兩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間長達二十年的書信往來。透過訂書寄書的過程,不只是愛書人間的交流,海蓮也提供一些食物作為贈禮,對於當時因戰爭而物資短缺的英國人而言,是最有力的支持。在現代,電子書可解決買書困擾,視訊能協助人際互動,電商還能跨海購物……超越時空的,是對閱讀共同的熱愛。
希望在這樣焦心的日子裡,閱讀始終陪伴你我,讓我們前進,讓我們平靜,一如《查令十字路84號》的海蓮所言:「我很篤定,它們已在此駐足。」
* 選書範圍從 2020/11/16 至 2021/11/15 在 Readmoo 上架的書,與紙本書出版時間不盡相同。
✨ 2021 犢力回顧,1/7 前選書3本78折 ✨
勇氣犢具獎
「勇氣犢具獎」關注我們投身入世的熱血與行動。性別刻板印象、乃至於不平等或暴力仍存在於各個角落,無論是日常生活、網路環境、甚至是女性菁英的職場,《您已登入N號房》和《「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以不同事件和觀點呈現女性處境。《獨裁者的廚師》和《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則挖掘獨裁者的真面目,揭示獨裁專制的細微之處。「勇氣犢具獎」始終提醒自由平等得來不易,獻給每一位為更好的世界挺身而出的你。
眼光犢具獎
「眼光犢具獎」選出犀利觀點的作品,今年維持「商業趨勢」和「人文洞察」兩分類。
「商業趨勢」的選書特別關注科技應用,影像型社群媒體、串流音樂、短影音等風行已久,今年終於引進各類專書,《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和《聲入Spotify》詳細解說這兩個平台的模式和發展,以及如何改變使用者的行為習慣。《也許你該跟未來學家談談》破除我們對未來的各種焦慮,《人際網絡解密》解析「人與人的連結」對於社會階級、網路傳播到疾病傳染,究竟有什麼影響力。這兩本書讓人了解,決定未來的最佳途徑正是「管理現在」。
本次「人文洞察」的選書挑戰了我們的既有概念,《人慈》試圖為人性的光明面扳回一城,《成功的反思》強調成功絕不是只因個人努力,《萬能店員》則反省對便利性的要求是否使我們不自覺地成為壓迫者。《真相製造》延續我們近年來對各種意識操弄的警戒,幫你在真假難辨的訊息洪流中撥雲見日。
匠心犢具獎
「匠心犢具獎」關注出版界的現象與創意,延續去年的分類,包括「超越真實」和「超越時間」兩項。
「超越真實」有兩本散文入選,《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和《俗女日常》以迥異的書寫風格,一溫柔細膩一俐落幽默地呈現你一定也有共鳴的台灣人生。《倖存者,如我們》凝視這存在莫大階級差異的現實世界,《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則透過經典推理事件再現香港歷史風貌。
今年也有許多經典作品上架,尤其小說更是精彩,宮部美幸社會派推理代表作《模仿犯》、被譽為「科幻小說聖經」的《沙丘》,以及被愛書人奉為聖地的《查令十字路84號》,可看出經典可以是一部浩瀚巨著,也可能是一本療癒小書。而《香港簡史》除了經典再現外,由香港獨立出版社重新出版,更是別具意義。
自我金鑰獎
「自我金鑰獎」關注外界與自我的關係。今年在「人際關係」之外,新增「生活滋味」一項,疫情造成居家時間大幅增加,也是我們檢視自我和豐富生活的機會。
透過「人際關係」的選書,《我是遺物整理師》看到了現代社會的孤獨與絕望,《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則反映了身處貧富、階級、種族、LBGTQ、認同各自不同的環境下的生存不易。《社交恐懼症不孤單生存指南》和《我是微笑,34歲,留職停薪中》則展現一般人、尤其是內向者,在職場和群體中的壓力。
「生活滋味」的選書,完全體現了我們在不能出國的日子裡,更聚焦在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從街頭風景、庶民小吃到菜市老店,文字或恬淡有味、或思念繾綣,也有熱鬧歡笑。還有提供各種有趣情報的《日本奇妙知識不思議》,聊慰你想飛的心情。
零電阻推書獎
零電阻推書獎關心電子書的編輯和行銷,《歡迎光臨錫爾帕夏車站》和《閱讀的必然場景》系列充分利用電子書的特性擴充文本,小說可以發展成多向故事,而讀書會或延伸閱讀等讀者反饋,能回頭補充或強化文本。《一開始就是假的》只發行電子書,作者與讀者的熱烈討論增加了本書的能見度,是作者參與數位時代、有效降低「電阻」的最佳示範。
九犢私心推
從九位小編的投票結果,反映了閱讀偏好呈現越來越分眾的趨勢,前列獎項中,別說全數通過,甚至沒有一本書超過6票,且幾乎每個獎項都進入第二輪投票。在「九犢私心推」項目,沒有獎項類別,沒有票數門檻,提案就是結果,自己的理念自己說!
看著九本難以分類的書單,不知道你能否感受到眾小編的多元組成?歡迎你靠向同溫層找到知音,也鼓勵你走出舒適圈接受挑戰。而又有哪本書,最能代表你的這一年?
犢力,獨立,也是讀力。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飛越島嶼的疆界,閱讀讓我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