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窮人的食物?麻薏湯費工步驟根本直逼宴席菜色

文/楊双子

以黃麻的嫩葉煮成的湯。

聽到這種說法的時候,還以為摘下黃麻梢頭的嫩葉、投入熱湯裡就可以了,結果遠比想像的繁瑣許多。

直挺挺的黃麻,折下尚未轉為硬韌纖維的上方莖部,隨後揀選嫩葉──對黃麻一知半解的人,即使以指腹觸摸也未必知道葉片的柔軟程度是否適口,熟知烹飪麻薏湯之道的人,卻一眼瞥過就能輕易判斷了。

真正細小幼嫩的嫩葉是少數,葉脈中肋明顯的居多。挑去嫩葉的中肋,分成兩邊宛如上下端拉長了的半月形葉片。四斤的黃麻嫩莖,處理到這個時刻為止,便剩下不到四分之一。

備好清水與竹畚箕,接下來是考驗功力的時刻。

在畚箕裡以巧妙的力道搓揉嫩葉葉片,是為了將葉片加以細碎。不時加入流水,乃為了沖去苦汁。這個步驟要持續好一陣子,必須搓去苦澀汁液,同時保留黃麻嫩葉的滋味與營養。那絕非搓洗衣物般的賣力蠻幹,否則當嬌嫩的碎葉隨水流失,餘下的便僅僅是葉片的細小支脈罷了。

如此搓揉大約二十分鐘。當然,二十分鐘是以熟手而言,換作笨拙的我,即使花費一個鐘頭也是可能的。待得畚箕底部揉出一大團萌蔥色[25]的嫩葉團子,就算大功告成。此時又比搓揉前的分量少了些許。

但總算可以進行烹煮了。

燒一大鍋水,依照喜好的分量投入切塊的番薯,大火滾熟。隨後以手捏散嫩葉團子入鍋,翠綠色的團塊在湯鍋裡嘩然解散,這時要維持大火煮湯,留意以同個方向畫圓攪拌,遇有白色浮沫則撈起撇除。獨特的麻薏香氣會逐漸濃烈起來,令人精神一新。此時,視情況加入喜歡的小魚乾與少許鹽巴。

對了,上述過程裡要抽空洗米煮飯。

米飯即將煮熟的前夕,頂部不是浮有一層白稠的米湯嗎?儘管可能會令米飯的滋味略遜,這個時候仍然要狠下心來,煮飯之初多添些許水分,以便最後撈起幾勺米湯,注入湯鍋添增麻薏湯的滑順口感與甘美之味。

「雖說是窮人的食物,麻薏湯繁瑣的料理步驟根本可比宴席菜色!」

廚房裡我忍不住大聲興嘆。

屁股往地板上一坐,我把雙腳伸在廚房土間處,貪涼地踩著沓脫石。

小千微笑不語,遞來井水沖洗後冰涼的毛巾。毛巾貼在臉上的瞬間,我打從心底感到得救了。

麻薏湯是夏季的菜色。

臺島七月的熱天,揀菜、搓揉、煮飯、烹湯,全程花費兩個多鐘頭,染得雙手指甲縫隙青黑一片,大火滾湯的時候更是揮汗如雨。

將黃麻的嫩葉化作翠綠色的麻薏湯,堪稱殫智竭力。

小千端詳湯鍋裡的狀況。

「再熬煮五分鐘左右就好了。麻薏湯消暑,有人放涼了喝冷湯。青山小姐可以先品嘗熱湯的滋味,這樣就能喝到兩種風味了。」

「哎呀,第一個想到要吃麻薏湯的人,應該是美食家吧!」

我這麼說,小千就笑了。

「第一次品嘗麻薏湯的內地人,您倒是我所知的第一人呢。麻薏湯的滋味很苦哦,請不要懷抱美食的期待。」

小千說著往碗櫥裡取碗,我趕緊跳起來協助。

我們以兩個大大的碗公盛飯,宛如茶泡飯那樣將麻薏湯傾入飯碗裡頭。

是的,兩個大碗公。

我的,以及小千的。

挑揀麻葉的時候,我問起小千跟未婚夫相親吃飯的事情。

──那是單獨吃飯嗎?

──是呀。

──好奇怪啊小千。

──青山小姐的意思是?

──為什麼可以跟未婚夫同桌吃飯,卻不跟我同桌吃飯呢?

坦白講,我自己也知道這話毫無道理。

不過小千並沒有反駁我的無賴。

──哎呀,被您發現了呢。

──這麼說來,果然是刻意的囉!但那是為什麼呢?

──這個嘛……。

──小千,我想聽的是全部的事實喔!

小千為此停下挑揀麻葉的動作。

──如果您沒有詢問,我不會主動說明。從一開始我就是這麼想的。然而要是您問起了,我就會據實回應。

所以答案是什麼呢?

「無論青山小姐的觀點如何,本島人做為您的通譯,我確實被寄予從事祕書性工作的期待。在這個立場上,本島通譯是內地作家的從屬人員,並不適合同桌吃飯。」

小千表情嚴肅,我按捺著心情等待她說完。

「說到底,是我不願以下屬之禮跟您同桌吃飯。如果要吃飯,那麼就必須是對等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可以跟未婚夫同桌吃飯,可以在眾人同桌時吃飯,可是無法跟青山小姐單獨共餐。」

我緩緩地吐出憋住的氣息。

「跟青山『老師』固然不行,可如果是跟青山千鶴子這個人呢?」

小千笑了。

「是的呢,所以現在可以跟您同桌共餐了。」

於是,我們以兩個大大的碗公盛了麻薏湯泡飯。

這是今天的午餐。

配菜是前一天在鹿港買回的土產,那堆在冰箱裡保存一夜的各色丸子,原本已經是熟食,僅需架鍋蒸熱。另有小千上午來訪的時候,連黃麻一同攜來的鹹蜆仔與蘿蔔醬菜。

將屋內所有的障子打開通風,餐廳也顯得明亮而舒爽。

湯鍋、碗公、大盤、箸匙全部擺上西式餐桌。

三斤的各色丸子分作兩半,一人一個大盤子。

大碗公裡是米飯堆成的小丘,綠色的海洋滿潮,番薯與小魚錯落其中。

「小千吃的完嗎?」

「青山小姐才是呢,那湯您一口都還沒嘗過,真叫人憂慮啊。」

哼!

我立刻勺起飯湯往嘴裡一送。

這、這該說是什麼滋味呢?嘴裡唾液滿溢。

一口之後,再一口。

再一口。又一口。

小千說您不必勉強喔。

最後一小塊番薯用以作結,我捧著碗公將餘湯喝盡,吁出長氣。

「苦味裡有甘甜的餘味,說起來跟茶湯是一樣的。只吃這點分量,或許不足夠體會麻薏湯的真正滋味吧。沒問題的,這我能吃好幾碗!」

好像不能輸給您呢。

小千低聲這麼說。

「正所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嘛。」

各色丸子裡有四種肉丸子、一種芋頭丸子。

四種肉丸子,第一種以樹薯粉、番薯粉揉製成的外皮裹著豬肉餡,煮熟後外皮略顯透明;第二種以豬肉混合粉漿錘製為肉片做為外皮,內裡填餡;第三種是以醬料醃漬後捏成的豬肉丸子;第四種是加入爽脆口感的切塊果實,再與豬肉同捏為丸子。以及一種大小如幼童拳頭的芋頭丸子,削成粗籤狀的芋頭絲與粉漿拌勻,中置醬漬豬肉塊,蒸熟成形,從中央切塊後食用。[26]

小千執起筷子,向大盤子下箸。

從第一種開始,按照透明丸子、肉皮丸子、醬肉丸子、爽脆丸子、芋頭丸子的順序吃了一輪。然後第二輪。接著第三輪。喝了湯,配醬菜,再第四輪,第五輪,第六輪……

我目瞪口呆。

以優雅與速度兼具的姿態,小千吃完了她那份大盤子裡的丸子。

──這種食量,根本就是妖怪。

說實話連我也曾經想過,這天底下,去哪裡才能找到另外一名妖怪夥伴呢?

「小千!這是宿命的相遇啊!」

我跳起來,大聲發出豪語:「我們一起吃遍臺島吧!」

小千先是怔了一下,隨後笑起來點點頭。

日光盈滿了小屋。

啊,南國,島嶼,臺灣啊!

註釋

[25] 萌蔥色為日本傳統色彩之一,為濃綠帶暗藍的青蔥色。
[26] 根據形容,依序應為今日的鹿港名產水晶餃、扁食燕、蒸丸、水丸、芋丸。

※ 本文摘自《臺灣漫遊錄》,原篇名為〈三、麻薏湯〉,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