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釵的「冷香丸」竟比《哈利波特》的魔藥更詭異刁鑽?
文:蔣勳/遠流出版提供
冷香丸《紅樓夢》好看,有時候不一定是從文學的角度,一般讀者看到第七回,也可能忽然對薛寶釵用的一種藥產生了興趣與好奇,這一味藥叫做「冷香丸」。
寶釵生病,在家靜養,管家周瑞的老婆去看她,問起這個「病」。
寶釵說:從小這病,請多少醫生看,吃了多少藥,都無效。後來多虧一個和尚,專治無名病症,說是她從娘胎裡帶了熱毒,普通藥治不好,就開了一個「海上仙方」,製作了神奇的「冷香丸」。
周瑞的老婆當然好奇,追問這「冷香丸」的做法。寶釵就一一說了這個比《哈利波特》魔法還要詭異刁鑽百倍的藥方。
藥方材料如下:「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
聽起來並不難,把這一年春夏秋冬四樣花蕊採集全了,要在次年的「春分」這一天晒乾,和在藥末一處,一起研好。
這只是開頭,接著要把這四樣花蕊研成的粉末製作成藥丸。藥粉做成藥丸需要水,所以又要採集一年四個節氣的雨、露、霜、雪。
雨水這一天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一天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一天的霜十二錢,小雪這一天的雪十二錢。
寶釵的「冷香丸」如此費周章,胎裡帶來的「熱毒」顯然不好根治,作者對寶釵身體中天生的「熱毒」隱喻甚深了。
寶釵是不愛花的,她的母親薛姨媽親口說的:「寶丫頭怪著呢,她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
那麼,《紅樓夢》的作者是要用四季的花為她治病嗎?而且,這四種花都是白的,白是素,白是不豔。寶釵天生的「熱毒」是不夠素淨的心嗎?她「熱中」的「毒」又是什麼呢?
一個少女不愛花,她究竟「愛」什麼?
製作丸藥的四季之水來自四個節氣的雨、露、霜、雪,或許都不是晴日的明亮炫耀。然而,作者隱而又隱的暗喻,是要寶釵的天生「熱毒」可以經歷一年雨露霜雪的寒涼寂寞嗎?
寶釵究竟「熱中」什麼呢?要讓作者煞費苦心為她開立如此繁難的藥方?
周瑞的老婆聽了這藥方之後,「噯呀」一聲,覺得太奇異了,這不是整人嗎?順利取得花蕊,順利在隔年春分晒乾,再順利一一有了四個節氣的雨、露、霜、雪,這就要耗去三年時間。周瑞老婆說了一句:「倘或雨水這日不下雨,可又怎麼著呢?」
寶釵告訴她,可巧一、二年間花蕊雨水都有了,製作成了龍眼大小的丸藥,放在舊瓷罈裡,埋在花根底下,發病的時候拿出來吃一丸,「用一錢二分黃柏煎湯送下」。
「黃柏」是極苦的一味藥,寶釵的病醫治的方法不只要「花」,要「雨露霜雪」,還要配上「苦」。
作者虛擬了這樣一個藥方,太耐人尋味了。
冷香丸這一味藥方,或許不只是要醫治寶釵的「熱毒」,也是《紅樓夢》作者千思萬想要為世人的「熱毒」開的一張藥方吧。
薛寶釵是四大家族薛家的長女,家族是最富有的「皇商」世家。但是父親早逝,薛姨媽帶著她和一個不成材的哥哥薛蟠。家族財勢盛大,京城就有好幾間大店鋪,南方有好幾宗買賣在做。老管家還可以依舊例經營撐持,但是,必然要有一個精明幹練的主人統籌監督。這個人不會是薛姨媽,也不可能是花天酒地的薛蟠,家業的管理就落在寶釵這一少女的肩膀上。
是這個原因造就了寶釵的幹練精明嗎?是這個原因使她過早成熟,圓融世故,懂得打點人際關係,懂得為自己也為家族經營攀附,使家族產業不會在父親過世後迅速敗落嗎?
在《紅樓夢》第四回,作者有過小小的暗示:「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幾處生意漸亦銷耗。」
寶釵不會看不出來家族生意「漸亦銷耗」的危機,她當然必須熱中一些事來做挽救。
薛寶釵十五歲上下,跟母親哥哥進京,是為了「候選」,也就是等待選入皇室做「妃嬪」、「才人」、「贊善」。這件事後來沒有了下文,是寶釵沒有選中,還是另有原因,書中沒有交代。但是,寶釵極力爭取上進,使寡母守住的偌大家業不致中墜,寶釵的工於心計,寶釵的圓滑,寶釵的步步為營,都有蛛絲馬跡。
寶釵不能依靠寡母,也無法依靠紈褲敗家典型的哥哥,她必須依靠自己,她必須要「熱中」於世俗一切名利現實的把握。她的「步步為營」是不容易看出來的,王熙鳳的厲害全顯露在外,寶釵卻內斂圓融,外面看不出「熱毒」。作者在第七回安排一帖「冷香丸」的奇幻藥方,才點出寶釵內在的「熱毒」病根。
《紅樓夢》的作者不是刻薄的作家,他不會抓到一個人物的弱點就嘲諷貶抑,極盡挖苦;相反的,《紅樓夢》處處悲憫,對最微小卑屈的人物都充滿體諒。《紅樓夢》的作者是為「眾生」寫作,看到眾生的無可奈何,每個人背負著不同的宿命悲劇,各自還債,各自了結。
因此,「冷香丸」若只看作為寶釵一人治「熱毒」的藥方,或許也侷限在「沾沾自喜」的小格局中。「冷香丸」是治眾生「熱毒」的藥,我們自己也都是「眾生」,有自己不容易覺察承認的「熱毒」。淺顯來說,追求名利,追求現世財富權力,都是「熱毒」;深入來說,性慾、食慾、貪佔有,貪滿足,嗔怒抱怨,痴情於愛某人某物不得放手,何嘗不是難治的「熱毒」?
雖然如此繁難,年終歲餘,還真想在來年春分試一試「冷香丸」的製作,自己用,也分享眾生。
※ 本文摘自《夢紅樓》,原篇名為〈冷香丸〉,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