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出校門的那一刻起,將青澀褪去的齒輪就已開始轉動
文/王宇昆
畢業前聚餐的時候,聽到同年級有個女生的通過國考,進了某個不錯的單位工作。可以說這個女孩在大學期間真是事業愛情雙豐收,因為她男朋友也是成績好的優等生,已收到北京一家知名公司的錄用通知書,兩個人接下來就要在北京展開新的人生,令人豔羨。
吃飯坐在我旁邊的那個朋友,說了句很實在的話。他說,一個萬裡挑一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不要是傻瓜。大部分人對他人成就的不屑,只是在替自己的無能找合適的藉口。
我覺得他說得挺對的,大學畢業這短短幾個月,有些人的畢業進國外知名大學、全球百強企業,有些人成功保送研究所,而有些人只留下了一片空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無從評判它的優與劣,但我們卻比誰都清楚,在這個快要交卷的時刻,誰都不想落在最後,被考官打上「待業」或「去向不明」等標籤。
因此,一夜間所有年輕人都開始迷茫了。他們被那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引導著無所適從,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裡。
朋友說我應該是這批同學裡混得較好的一個,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他,只是搖搖頭,臉上擠出一絲苦笑。
「四年出了五本書,有那麼多粉絲,現在還能自己賺錢養活自己。」這是大多數朋友對於我「混得好」的評價,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成績背後是什麼,也未曾發現藏在這些標籤背後的是多麼大的迷茫。
這是畢業帶給人生的一份禮物,我們終於過了需要有人提醒,為你倒數的年紀,剩下的全靠自己了。但悲哀的是,許多夢想挺不過時間的倉促,最後墜入塵埃,不得不提醒自己還是要做個普通人。
二十一歲,我也我沒有好到哪裡去。我常常在深夜睡前那段時間裡思索,心中的那點堅持開始變得脆弱不堪。很多曾經一起奮鬥的人,一個個都沒有再堅持寫下去,而是選擇了其他職業。
「我給自己的時間不多,如果混不出什麼名堂,那就回老家吧。」告別時,聽到朋友跟我說的這句話,我心中頗為酸楚。年輕給了人很多選擇,它允許你失敗,但又給你徒增更多的枷鎖,想要的越多,就意味著你要跑得更快。
畢業送給我的第二份禮物,就是在交卷的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踏出校門的那一刻,只能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地去戰鬥。
♦♦♦
畢業是令人開心的,但太多的人被悲傷與不捨的情緒裹住,我後來想明白了為什麼會有人哭,因為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在以後的人生旅程中,再也沒有人會準時出現在下一個點,朝你揮手,告訴你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
踏出校門的那一刻起,褪去青澀的齒輪就已開始轉動
掩藏在淚水與酒精裡的真心話,在離別的夜晚紛紛開始吐露,大家玩著大冒險,拍很多的照片。
這是最後的告別儀式了。
♦♦♦
畢業典禮結束的那天晚上,我喝得有點微茫,扶著朋友去上洗手間的時候,他吐了,我拍拍他的背,問他要不要提前回去休息,他說不用,實習的時候每天陪主管談合作已經習慣了,他之所以吐出來,就是為了接下來能喝進去更多。
他笑著說自己待的那家創業公司剛剛起步,什麼事都要硬著頭皮上,而談成合作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喝酒。已經淩晨四點鐘了,他結束這一場盛大的告別宴會,幾個小時後就要趕去機場,飛回公司所在的城市。
有句歌詞寫得很好:「你的遠方,只是別人的故鄉。」畢業送給我的第三個禮物,就是另一個遠方。
看著這些人開始褪去曾經的青澀模樣,我突然有些僥倖。或許是因為自己還可以厚著臉皮再當一段時間學生,尚可以留在校園裡。
離開廈門前,我去南普陀拜拜,很貪心地許了幾個願望。從寺裡出來的時候,五老峰的上空有大片大片的火燒雲,美得讓人捨不得眨眼。那些曾經被我忽視的景色,在這一秒都變得珍貴,宛如一顆顆鑽石在閃閃發光。
※ 本文摘自《趁早把未來磨成你想要的樣子》,原篇名〈人生不能像做菜〉,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