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害球隊輸掉了冠軍⋯⋯」你該怎麼回應這類自艾自憐?
作者:麥可.索倫森(Michael S. Sorensen);譯者:朱詩迪
如果你無法體會,也讓對方知道
雖然有過類似經歷,確實有助於對他人感同身受,但沒有也無妨。不管你信不信,「承認自己無法體會」也是有效傳達認可的一種表現。為什麼呢?因為這展現出你對他人及其處境的尊重與重視。它恰恰與「我完全懂你的感受」相反,不過更具有肯定效果。
在這種認可方式中,你必須承認對方當下所表露的情緒,並且想想遭受同樣處境的話你會有什麼感覺。
舉例來說,雖然你可能從沒經歷過自己的孩子過世,但你想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想像到痛失孩子伴隨而來的,會是無比沉重的絕望、思念、懊悔、氣憤和恐懼。你可以向對方傳達理解,並以諸如此類的回應表示尊重:
- 老實講,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我只能想像那會有多麼痛苦。
- 我的天啊!我很惋惜。我簡直無法想像你內心遭受的巨大折磨。
這就是我在本書序言所述情境中的應對方式。我的約會對象當時正陷入父母離婚的陰霾──而父母離婚是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因此,我沒有假裝懂得她所遭受的一切,而是承認我無法全然體會。當她發覺我能夠尊重她的立場與情緒感受,而不是擅自給建議,她很快就卸下了心防,也讓彼此有更深刻的情感交流。
這種認可方法非常有效。這麼做不僅傳達出你肯定對方情緒感受的合理性,而且也表現出尊重,因為你沒有輕視對方所遭遇事情的重要性。承認自己不完全懂得對方的感受,能讓對方更願意向你傾訴。他們會漸漸發現,他們可以在你面前展露脆弱,不會面臨批判,也不會被迫要解決問題。
實話實說
有時候,你會碰到朋友或家人因為做了錯誤決定、表現失常或遇到其他不順的事情,而帶著困窘、懊悔、沮喪等心情來找你。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我們為了避免讓對方感覺更糟,常會說點「反話」,以致常常出現這種情況:你告訴對方「你表現得很好啦!」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你回應對方「我覺得結果很成功啊!」但其實你並不覺得;你跟對方說「那傢伙根本就是胡扯!」可你明知那人說的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迴避或美化事實的問題在於,對方對於實情多半心知肚明,因此聽得出來你並沒有說實話。再說,他們之所以向你傾訴是想得到情感上的認可,而不是要你幫忙掩藏負面情緒。
其實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應對方式是承認事實、承認對方所處的困境。你可以婉轉以對,但沒必要說謊。試想以下例子:十七歲的高中生特倫,在州際盃足球冠軍賽事中打得很糟。
特倫是優秀的球員,每次出賽幾乎都能踢進好幾球。然而在這場比賽中,他卻被敵方的球員擾亂了陣腳。他第一次射門時,起腳滑跤,完全踢了個空。對手陣營爆出一陣訕笑、起鬨、譏諷,使得他有好一會兒都難以平復。之後他一再嘗試射門,但每次都無法順利進球,而且傳球失誤的次數也比平常高出許多。於是他的教練暫時將他換下場,好讓他恢復鎮定;但他坐在候補板凳上,對自己糟糕表現的挫敗感,反而讓心情愈來愈沉重。他的球隊最後輸了這場比賽。特倫黯然走出球場,覺得都是自己害球隊輸球。
他走向坐在場邊的父親,目光低垂,搖搖頭說:「我害球隊輸掉了冠軍寶座。」
要是你會怎麼回應呢?若你和大多數人一樣,你會立刻以善意的話語反駁:「才不是你害的咧!你表現得很好了!」
然而,這種回應存在兩個問題。第一,這是否定陳述。你發現了嗎?馬上回以「才不是你害的」無異是漠視他剛才所表達的情緒,而不是給他空間感受那些情緒。
第二,他並沒有表現得很好,而這一點他心裡有數。所以,無論說話者有多麼好心善意,他很可能完全聽不進任何與事實相反的話。回過頭來想想,輸掉那場比賽是他一個人的錯嗎?不是。他在球場上表現賣力嗎?無庸置疑。但他表現得很好嗎?確實不太理想,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每個人都有狀態不佳的時候。如果我們試圖推翻或扭轉他的情緒,反而會使他更加確信犯錯和沮喪是不被允許的。
在這個案例中,較能傳達認可的回應方式如下:
父親:我很遺憾,兒子。這場比賽真的是一場硬仗。
特倫:我居然一球都沒踢進!
父親:今晚的比賽你確實沒有處於最佳狀態,但有時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換作是我也會很沮喪。只不過我希望你能明白,輸球不全是你的錯。
特倫:嗯,我知道,但我萬萬沒想到我會這麼沉不住氣。
父親:什麼意思?
特倫:我讓對手球員擾亂了我的陣腳!
父親:怎麼回事?
特倫:都怪那該死的第一次射門。對方陣營在整場比賽中,一直不肯罷休地糗我,而我很難不去在意!我覺得被羞辱了。
父親:太糟糕了……那肯定很令人難堪。而且甩不掉那些酸言酸語,一定很煩。
注意看看這位爸爸是如何做到承認兒子表現不佳,同時間也展現出同理心。他的回應與兒子的心聲(即「我踢得很差,這場比賽爛透了」)一致,如此能讓兒子感覺到被聽見、被懂得。相對地,父親也藉此更瞭解兒子為什麼表現失常,並且承認在其他球員面前這樣出糗,確實會讓人難以釋懷。
在傳達認可的過程中保持誠實與真誠,不僅能提高認可的有效性,亦能增加彼此關係中的信任感。假如你的朋友老是對你說「你表現得真棒」,就連你明顯表現不好也是如此,那你遲早會把他的稱讚當作客套話聽聽就好。即使他真心覺得你表現得很好,你也會心想:「哦,這是他的口頭禪吧。」
相反地,如果這位朋友在你表現得不怎麼樣的時候,敢於如實應對,那麼從他口中說出的讚美就會更有分量。你會確信他是出於真誠,如此也使得讚美聽來更窩心。
在表示認可的過程中把話說得誠實而又婉轉,是一件說來容易做來難的事,但卻值得你力行追求,最終也會使你得到收穫。
※ 本文摘自《傾聽的力量》,原篇名為〈步驟2 認可情緒〉,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