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無重力狀態下畫水彩
文/妮可.斯托特,譯/蔡承志
在太空中飛行時,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地球的熱帶地區。綿延不斷的珊瑚礁和淺海水域,一路從佛羅里達南端的點點小島,延伸到委內瑞拉北岸,這裡就是我的最愛。有一晚,正當我又一次沉浸在下方藍色和綠松石虹彩盤旋組合當中,我忘了時間,飄在窗前,用我的相機和大型變焦鏡頭瞄準地球。我拍下一張張照片,努力想捕捉海洋美麗又細緻的圖案。最後,我注意到時間很晚了,於是把影像存進我的電腦並上床睡覺。
隔天,我很好奇自己拍下了什麼地方,於是做了一些研究並發現,我拍攝的那片地帶叫做羅克斯群島(Los Roques)。我瀏覽自己拍的照片,並發現其中一幅很能抓住我的想像力。那幅照片看來彷彿有人伸出畫筆在海面描畫了一道波浪,我決定拿它來作畫。我在草稿紙上畫出了那張波浪照片,並用魔鬼氈把它貼在我的臥舖旁邊牆上。我把開始作畫所需的一切事物聚集起來。水彩工具包—備妥;紙—備妥;畫筆—備妥;水袋—備妥。
我必須改變我的繪畫手法,由於我們是以每秒八公里速率繞行星球,你不可能看著窗外景緻寫生作畫,不過我的繪畫手法也根據懸浮水球的經驗而進一步改變。你飄懸在空中時是沒有重力的,這為一切事物都增添了一層愉悅的複雜度與冒險性,包括創作水彩畫。由於一切事物都會懸浮,我知道要想讓所有事項都保持條理和組織是完全辦不到的,所以我確保每樣物品上面都貼了小片魔鬼氈,接著把每件東西都貼到牆上或貼上我長褲的一條魔鬼氈上,這個貼條就是我們用來讓所有必備用品隨時保持就在手邊的工具。
我把兩腳插進扶手底下來固定身形。(我知道這看來很可笑,不過我們使用「扶手」來拉著自己的身體在站內移動,也把一腳插在它底下來穩定身體或逗留原地。)在太空中你沒辦法把畫筆插進杯子裡面沾水,因為水不能用杯子裝,所以我壓擠飲水袋從吸管慢慢擠出一顆小水球,接著再把畫筆筆尖伸進去。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我相當訝異。我以為把畫筆伸進懸浮水球去沾水就夠有趣了,結果水在筆尖、顏料和在紙上的表現,卻完全令人料想不到。我還沒把畫筆完全插進水球最深處,水似乎就受了畫筆的吸引,朝著它附了上來。當我把懸浮在畫筆筆尖的水球引向顏料,甚至在我碰到顏料之前,水就從畫筆向顏料移動,隨後沾了顏料的水回到畫筆時,也有相同的情況,彷彿有某種神秘磁性來策動這整件事情。
除了這種新鮮現象之外,我很快就發現,要想在太空中拿畫筆成功作畫,我就必須改變我的技法,因為當畫筆筆尖一碰觸紙張,所有帶了顏色的水都會立刻移動到紙上,變成一個大色斑。
「該死!」我只能再來一遍。重作好幾次。
幾次試驗錯誤之後,我終於找到了訣竅,那就是使用畫筆把帶色的水拖過紙面,而不是像我習慣的做法那樣用畫筆碰觸紙張。
從太空觀看的地球景象,就像一顆映襯懸浮於黑色背景中的藍色光球,這提醒了我,在如此獨特的環境中生活,是多麼特別,於是那幅景象便成為我作畫的靈感來源。就像從太空站窗口向外凝望地球,在太空中作畫也是種超越的經驗。我作畫時體驗了身體上和情緒上的感應,而且從那個非常特殊的有利位置,我還能讓自己完全沉浸在自己對故鄉星球景象的詮釋創作當中。那幅畫本身並不是傑作,不過我很高興,起碼它能讓人想起那幅令人敬畏的景緻。
每次提筆作畫,我都有機會全神貫注於這項我熱愛的活動,同時也得以反思,光是能夠來到那處地方,我心中就感到何等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