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追求流行而工作的人,才能產生有價值的流行。

作者:張文亮 一八六七年,戴維離開托基的老人看護中心。他成為旅行家,四處向人學習照顧樹木的技術。 他到「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倫敦皇家植物園」等地上課,學習樹木學。他有滿腔學習的熱忱,並在工作中不斷發現新問題,但是當時人們對樹木的知識普遍不足,有實際經驗的人更少。他幾乎是這裡學一點、那裡學一點,自己…

未來的食品有美麗的包裝,但是我們希望使人明白食品的意義

作者:張文亮 追查貨品成分的雜貨店少女 一八五九年,十六歲的少女艾倫.史華璐(Ellen Swallow, 1842-1911),進入麻薩諸塞州威斯特福德學院就讀高中。下課後,史華璐就回到父親開的雜貨店幫忙。她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應用在雜貨店,貨品架上的每一樣產品,她都希望能夠標示上產地和產品成分。然…

你吃河蜆,牠吃你的稅金

作者:張文亮 普羅科普維奇是烏克蘭人,大學時念地質學系。一九四一年,德軍入侵烏克蘭,他加入軍隊,看到同袍慘重的傷亡。二次大戰後,烏克蘭又被俄國併吞。普羅科普維奇與家人避居海外,一九五○年,他們到了美國。他先做雜貨店的店員,又做了幾份臨時性的工作。直到一九五八年,墾務局招募人員,他去應徵,才有正式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