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別注意負面資訊,這是演化上的優勢:專注危險,近乎苛求

文/吳曉樂 我們只能愛我們所知道的人事物。 你有兩個選項,一是繼續恨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二是擴大你所知道的人,認識他們,與他們交談,建立關係,讓你愛得更多。而《人慈》的作者羅格・布雷格曼的任務是,選擇後者,善良是千百年來深植於基因的天性,且歷史一再顯示,喪盡天良的壞事很罕見,人類更常互助,友愛,行為正…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不管人的本性如何,我都真的想當一個好人──《孟子》的性善論

之前我們介紹過《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中許多老師沒教的事──像《論語》裡的假掰事蹟,或莊子惠施的嘴砲實錄。但說起諸子百家爭鳴的自由年代,最該介紹不容遺漏的應當是先秦的引戰王檢舉王《孟子》。 孟子本名孟軻,他提出的「性善論」最著名,且如他那句「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的名言,在那個嘴砲無敵、民智大開,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