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字典》出自英文豪塞繆爾‧詹森之手

圖為《詹森字典》(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alexbrn

「若所有可能的反對都得先被克服,那沒有事情會被嘗試。」(Nothing will ever be attempted, if all possible objections must first be overcome.)
「愛國主義是流氓無賴們最後的藏身之地。」(Patriotism is the last refuge of a scoundrel.)──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英國大文豪塞繆爾·詹森誕生於1709年9月7日,其一生最偉大的貢獻即花了九年時間獨力編出《詹森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又譯約翰遜字典),1753年出版後,對後來英語的發展影響極大。

而這一本影響深遠的字典,源自於38歲的詹森的一個決定,他執意要出版一本英文字典,即使登門拜訪國務大臣蔡斯菲爾德伯爵(Philip Stanhope),詢問贊助意願被拒,他也勇往直前。

編纂字典的九年期間,詹森前後聘過六位助理,歷經身體病痛、貧困與喪妻之痛,1753年他在日記中寫道:「著手字典第二冊,並預留序言、文法、歷史等尚未動筆的項目,老天,有誰支持我完成這艱鉅工作?」

工作雖然困難,他的妙語如珠、詼諧幽默的個性,卻仍在《約翰遜字典》中表露無疑。例如:國稅(Excise)一詞的例句為:「一種人人恨之入骨的貨物稅,按抽稅者的興緻任意調整。」聽說當時國税局的官員們氣得火冒三丈,甚至和大法官商議,希望能採取合法的制裁行動。

因此,儘管他大學肄業,牛津大學仍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給他,大家也習慣尊稱他為詹森博士(Dr. Johnson)。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