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之生》象徵年輕生命破繭而出

(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Avery Studio

「如果將愛情比喻成海洋,那麼在平靜的海面上激起的每一個波濤都會是扣人心弦的。如果你是個聰明人,你將可以在海中摘取無比的力量;如果你是個定力不夠的人,你也可能在下一個如雪的浪花中幻滅。」──小野,《蛹之生》。

《蛹之生》是作家小野的早期代表作,共收錄了十五篇的散文及小說。1975年出版後,小野一躍成為70年代的暢銷作家,並獲得聯合報小說比賽首獎。此書重新改版發行過三次,作者曾自述:「這是一本描寫那個很蠢卻很純的時代,大學生尋找自我和愛情的小說集。」

小野認為每個人到了大學階段都將歷經一場可大可小的改變,就好像昆蟲的蛹期,人們最後終將破繭而出,回頭審視自己生命的蛻變與成長。作者藉由描寫書中主角們戀愛、參與公共議題的大學生活,提供年輕讀者們另一種生活的想像,他寫道:「蛹之死若是能喚起無數的蛹之生,那麼蛹之死就有價值了。」

今天是小野的61歲生日,本名李遠的他,畢業於台師大生物系。他曾與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等有才導演合作,企劃一部低成本、小卡司的電影《光陰的故事》,市場反應很好,為「台灣新電影運動」打下基礎。

1989年,他離開任職八年的中影公司,回到文學創作的領域,也先後出任過台視、中視、華視三台的經理和董事。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