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hooverho
胡適文選
立即試讀

「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只知順從的奴才所能建立的。」
「歷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適。

今天是著名學者胡適的121歲冥誕。一生獲有35個名譽博士學位的他,開拓了白話文學的時代,既身為「五四運動」領袖之一,也與徐志摩、梁實秋等人合創《新月》月刊,其詩集《嘗試集》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新詩集。

胡適生於1891年12月17日,原名嗣穈,14歲到上海念書時,接觸到達爾文倡言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思想,因此改名為「適」。19歲考取公費留美,赴美國康乃爾大學就讀。後來改念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美國哲學大師約翰·杜威(John Dewey)是他的老師。

1917年,他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的身分,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倡改良中國文學的八個主張,如須言之有物、不作無病之呻吟等等,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開端,胡適也因此聲名大噪。二年後,《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出版,更加奠定其在學術圈的崇高地位,他自己也曾說:「以後無論國內國外研究這一門學問的人,都躲不了這部書的影響。

胡適一生作品無數,自傳性質的《四十自述》也是代表作之一。書中描繪其與母親的深厚情感,以及胡母的教育方式。國中國文課文〈母親的教誨〉便是節選自此書,那句「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相信已成為學子們的共同記憶。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