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列寧領工人推翻政府

(Photo fromwikipedia

「階級鬥爭的產生有兩個條件:一是下層不願過舊生活,二是上層不能維持舊統治。」
「分裂是一件沉痛的事情,但有時是必要的。在必須分裂時,一切軟弱、一切溫情都是犯罪。」──列寧(Lenin)。

1917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帶領俄國工人階級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因為革命發生在俄曆10月,被稱為「十月革命」。他主張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只能通過暴力革命的手段,馬列主義者尊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列寧在喀山大學法律系就讀時,因參與學生運動被捕,流放一年,押送他的警察對他說:「小伙子,造反有什麼好處?還不是向一堵石牆上撞嗎?」列寧回答:「是的,但這是一堵朽牆,一撞就倒。」後來政府當局不准他回大學念書,列寧於是自修研讀《資本論》等馬克思著作,並組織了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

1895年,列寧將彼得堡的20個馬克思主義小組組成「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掀起一波罷工潮,年底列寧被捕,這次被流放至西伯利亞。1905年,俄國革命爆發,列寧主張無產階級必須與農民結盟,方能推翻沙皇專政。在一次次的失敗後,終於在十月革命取得勝利。但列寧因過度操勞,健康每況愈下,因腦溢血逝世於1924年2月21日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