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余英時擁護自由民主 拒絕壟斷

(Photo from artworld

今天是當代史學泰斗余英時的83歲生日。他專門研究中國思想史和學術史,是名聞國際的史學家,25歲時被推薦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就讀,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目前於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1974年,余英時當選中研院院士, 2006年更榮獲有「人文諾貝爾獎」美譽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殊榮,此獎頒發的對象是在人文研究範疇有重大和深遠貢獻的學者,設立目的在於突顯與諾貝爾獎的不同,因諾貝爾獎偏重科技,而克魯格獎則著重人文。

余英時於今年5月初,公開發表聲明支持「拒絕中時運動」,11月時更再度以親筆函聲援反媒體壟斷的學生,信中強調台灣現今所擁有的民主和自由,得來不易。

回溯其生平,余英時早已投身於捍衛民主的運動。自1980年代起,他經常在台灣發表許多政論文章,一度為美麗島事件投書《紐約時報》,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他更在《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公開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他與妻子在普林斯頓建立的「中國學社」,成為當時許多被迫流亡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與學運領袖的庇護所。

百年千書收錄他於1972年出版的《方以智晚節考》,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時期的知識份子,以南宋詩人文天祥為標竿,曾參加反清活動,兵敗後出家為僧,最後自沉殉國。作者詳細書寫了方以智的晚年與其思想,士大夫精神展現無遺。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s://readmoo.com/kebook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