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軍運動的要義》 貝登堡:童子軍是生活教育

2011年世界童軍大露營一景(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Daniel M. Reck

「野外活動是童子軍運動的白天,露營是野外活動的正午,營火是露營的脈搏。」──羅伯特·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

自1935年起,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將每年的3月5日定為「童軍節」,台灣各縣市的童軍組織會在這天舉辦各式活動慶祝。童軍運動強調「做中學」,並運用榮譽、徽章、小隊等制度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百年千書收錄了由世界童軍創始人貝登堡所寫的《童子軍運動的要義》,於1958年出版。書中介紹童子軍是一種生活教育,「這是利用少年們的休閒時間,給他們種種健全的活動,使他們在情投意合中得到一群良伴,以及一些補充學校教育不足的訓練。」

1907年,貝登堡召集20位青少年在英國桃山白浪島露營,並將他們編作4個小隊,每隊指定一人當小隊長,每天從事生火炊事、自然觀察和急救等訓練。以自動自發和熱心服務的童軍精神便從英國發展起來,繼而傳到世界各地。

1920年,首次世界童軍大露營在英國奧林匹克競技場舉行,貝登堡被推舉為「世界童軍總監」。同時也召開第一次國際會議,證明童軍運動具世界性。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