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 仍然相信幸福的可能

文/《四方報》總編輯張正

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立即購買

童話故事中的最後一個畫面,通常是王子與公主在眾人的夾道歡呼中,攜手步向紅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

《離》一書中,收錄多篇歷年來刊登於《四方報》、關於跨國婚姻的第一手記錄。有些是親身經歷跨國婚姻者以原文投稿,由《四方報》翻譯成中文,有些是記者或志工的採訪側寫。悲傷的多,也有些愉快的。或許這才是真相。

談談書名。一開始就定名為《離》,準備集結與離婚相關的真實故事。

無須諱言,臺灣與東南亞跨國婚姻最夯的「檯面下」議題,就是「離婚」。許多臺灣人氣沖沖地指責這些跨海來臺的女性,結婚只是為了錢,拿到身分證就離婚。

但是,為了錢而結婚,有何不可?只要是你情我願,只要不是暴力搶婚或惡意詐騙,我不覺得有何不對。為了愛情而結婚,或者,為了性、為了身分、為了傳宗接代、為了攀附權貴、為了長期飯票、為了屈服於社會壓力、為了找個免費幫傭、為了找個人陪伴……難道就比較高尚嗎?摸著良心,問問「我們」臺灣人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結婚呢?難道沒有一絲算計?

而且,婚姻制度本來就不保證天長地久,離婚,正是一條配套的出路。一旦「家」成了「枷」,分開對雙方都是解脫,無須苦苦糾纏。難道現在的臺灣社會仍然推崇打死不退、不離不棄的受暴婦女?難道一定要還沒有拿到身分證的異國配偶,在離婚時同時失去婚姻與身分,才能彰顯「我們」臺灣人的高高在上?

即使是專打離婚官司的律師,也得在嘴巴上勸合不勸離。我們出版本書,真是冒著萬箭穿心的風險。不過我們的風險,哪裡比得上跨國遠嫁所冒風險之萬一呢?

同文同種族群的婚姻,尚且會溝通不良、終致離異。更何況跨越國境、文化、語言的婚姻,有多少的不被理解、有多少的有口難言?這本書收錄的只是片段,完整的故事與心路歷程,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理解。

離婚稱不上不是光彩的事,不離,最好,但如果非離不可,也請給予她/他們追求幸福的權利。

本文收錄於《犢月刊 NO.04》,歡迎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