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康尼茲 兩度榮獲桂冠詩人封號

「我母親從未饒恕過我父親
的自殺,
特別是在那樣尷尬的時候
在一個公園裡,
那春天
當我等著出世。
她把他的名字鎖
在她最深的櫃子裡
不讓他出來,
雖然我能聽到他砰砰捶響。
當我從閣樓下來
手裡拿著一幀蠟筆畫像
一個寬唇的陌生人
鬍子耀武揚威
眼睛深褐而鎮定,
她把它撕成片片
沒說一句話
且重重摑我。
今年六十四歲了
我還能感到
頰上的灼痛。」──斯坦利‧康尼茲(Stanley Kunitz),〈畫像〉。
美國桂冠詩人康尼茲以〈畫像〉一詩,道出灰暗的兒時記憶。在他出生前六星期,父親因破產而在公園裡自殺。這件事始終是他母親的最痛,也使得父親成為家中禁忌的話題。
康尼茲曾說:「透過詩,隱藏的自我得以發現。」他深信人人皆有詩心,只是那份創作力往往被僵化的教育體制抹殺殆盡。康尼茲的詩作不特意講求韻律,而是訴諸於簡單而濃烈的筆法,情感真摯直接。他一生共出版13本詩集,兩度榮獲桂冠詩人的頭銜,被視為美國詩壇重量級人物。
康尼茲逝於2006年5月14日。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